运算也可以一次通分,再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 - + 5 -
- + 2- 4 + 1
2.计算下面各题
+ + 1- -
做完后,订正时可让学生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然后引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二、新课
1.教学例1。
讲述:我们以前学过整数加减混合运算,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在学生回答后)指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我们来看下面这道题应该怎样计算。
出示例1:计算16+ 18- 12
这道题应该怎样计算?怎样算比较简便?然后学生练习。
在评讲时强调:在带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要把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或相减,再把两部分算出的结果合并起来。为了简便,虚线方框里的可以不写出来。
2.教学例2。
出示例2:计算 16+- (2+ 1)
这道题与上一题有什么不同?应当怎样计算?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最后集体订正,注意说明例题的做法,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三、练习
课本P139页下面的“做一做”和练习三十一3
四、作业
练习三十一1、2、4、5
单元课时:13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
教学内容:课本P141页的内容和“做一做”练习三十二1—5
教学目的:使学生知道,整数加法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对
分数同样适用;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一
些计算简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 + - 1+
- - + 1-
2.计算下面各题。
2- + 1 5- (3- 1)
二、新课
1.把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
讲述:我们以前学习过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谁能说一说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怎样用字母表示?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
a+b=b+a
(a+b)+c=a+(b+c)
讲述:我们知道,这些运算定律在小数中适用。它们在分数中也适用吗?下面我们来来研究一下。出示:
第一组: 第二组:
+ 和+ (+ )+ 和+(+ )
+ 和+ (+ )+和+(+ )
+ 和+ (+ )+ 和+ (+ )
先让学生看两组题,使学生看出,在第一组中,每一行算式左右两边的两个加数虽然交换了位置,但是得数总是相等的,在第二组中,每一行算式左右两边的三个加数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得数总是相等的。然后把两组中的和改成“=”,并引导学生概括: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2.解释带分数加法的原理。
讲述:我们做带分数加法时,实际上就应用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板书并解释下面的带分数加法。
2+ 1=(2+ )+(1+ )=(2+1)+( + )=4
3.教学例3。
指出:和整数、小数的计算一样,在分数的计算中,我们也可以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出示例3:2+3+4+5
先指名学生说一说这道题有没有简便算法,怎样做简便,为什么。再让同学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请一名同学说说是怎样做的,教师板书,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练习三十二1和P141页下面的“做一做”
四、作业
练习三十二2—5
单元课时:14 综合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P142—143页练习三十二6—11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根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第十册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