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作业
练习二十七8、9、10
单元课时:3 同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一)
教学内容:课本P126页的例6及“做一做”练习二十八1—5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掌握同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和法则,会计算比较容易的同分母的带分数加、
减法。
教学过程:
复习
1.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什么?
2.计算:+ = - = - =
3.问:什么是带分数?带分数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说出下面带分数的整数部分是多少,分数部分是多少,每个分数各由几个1和几个几分之一组成。
(4、1、8)
二、新课
1.教学同分母的带分数加法。
出示例6,学生读题,说明题意。然后提问:这题用什么方法算?
教师板书:2+ 1(然后在黑板上摆出圆片)
问:带分数里既有整数,又有小数,该怎样加?(让学生根据圆片的摆法,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教师板书:(2+1)+(+ ),并提问:为什么要先把2和1相加,和相加?(启发学生说出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所以要先把带分数的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那么下一步该怎么写呢?(启发学生说出还要把整数部分相加的结果和分数部分相加的结果合并起来,成一个带分数。)然后教师把计算过程写完整。
教师结合板书计算过程再说一遍计算方法。并指出,在计算熟练以后,可以省略中间的计算过程,并出示简便的书写方法。2+ 1=3= 4(千克)
2.教学同分母的带分数减法。
把例6的问题改成“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多采了多少千克?”让学生想一想会不会解答,并试着做一做。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过程。然后提问:
从“2- 1”到“(2-1)+(- )”再到“1+ ”,每一步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最后一步用“+”而不用“-”?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第十册教学计划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引导学生说出要把整数部分相减的结果和分数部分相减的结果合并成一个带分数。
出示简便写法:2- 1=1(千克)
请同学比较两道题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然后引导学生概括出同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阅读课本P7页上的法则。
3.练习。课本P7页的“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练习二十八1(第1行)、2(第1行)
练习二十八3、4
四、小结
五、作业
练习二十八1(第2行)、2(第2行)、5
单元课时:4 同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二)
教学内容:课本P127页的例7及“做一做”练习二十八6—10
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掌握同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
法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计算同分母的带分数
减法中分数部分不够减的,会口算比较简单的同
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问:同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5= 4 8=7 5=( )
二、新课
1.教学例7。
出示例题,学生读题,说说题意。
问: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计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5- 2,然后再问:请同学们观察算式中被减数和减数的分数部分同前面讲的例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被减数的分数部分不够减)分数部分不够减,该怎么办?我们在学习整、小数退位减法时是怎样计算的呢?(启发学生想出:可以从被减数的整数部分拿出1来化成假分数,并与被减数的分数部分合在一起再减。)
然后学生说教师板书计算过程。再讨论,在这个计算过程中哪一步是可以省略的,哪一步省略了容易出错。
问:如果把例7中的第一个条件改成“老师从食堂取来5张饼”,该怎样计算?(如果学生有困难,可提醒学生能否把整数化成同分母的带分数进行计算?)再让学生试着计算。交流时让学生明确只要把5化成4就可以了,化成别的带分数反而麻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第十册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