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两种分法都对,从分数的意义上讲第二种方法更好些。把3块饼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每个孩子分得3个块,也就是块。
3.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讲述:从1÷3=(米)和3÷4=(块)这两个式子可以看出,分数与除法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让学生边思考边回答。
⑴当整数除法得不到整数商时,怎么办?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
⑵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要用谁作分母?用谁作分子?能不能用一个等式来表示这种关系?
⑶整数除法和分数的关系,怎样用字母来表示,还要注意什么?
⑷两个数相除能用分数来表示,反过来,分数能不能表示两个数相除,分数的各部分与除法中各部分有什么关系?
⑸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区别?
讲述:前面讲分数意义时,把理解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我们知道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也可以看作把“3”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的数。
4.练习:P90页的“做一做”。
三、巩固
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5平方厘米,平均分成8块,每块有多少平方厘米?
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个?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
9÷( )= =( ) ÷( ) =c÷d(d≠0)
7÷( )= 15÷( )= ( ) ÷b=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很重要,把分数与除法运算联系在一起,对于例3的答案可以用两种方法进行解释。希望大家认真阅读课本89、90页上的内容。
五、作业
练习十九1—3
单元课时:4 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
教学内容:课本P90、91页例4、做一做 练习十九4—7
教学目的:①使学生学会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
的名数。②使学生会比较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
分之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5÷6 14÷25 12÷12 18÷35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
12÷35= ( ) ÷( )= ( ) ÷( )=
3.把5个饼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个?(用两种不同的含义解释结果)
二、新课
1.复习。
⑴30分米=( )米(说明把低级单位改写高级单位的方法)
⑵180分=( )时(说明该怎样算?)
2.教学例4。
出示例4第⑴题,求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问:①这道题与复习题的第⑴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②要把分米数改写成米数应该怎么办?③这道题应该怎么计算?
出示第⑵题,17分是几分之几时?
按上面的思路自己在书上填写答案。
练习:独立完成P90页的“做一做”。
3.教学例5。
出示复习题:小新家养鸡30只,养鸭10只,养鸡的只数是鸭的几倍?(学生说明以什么作标准,应该怎样计算)
出示例5: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养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让学生比较这道题与复习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跟鸭作比较,要以鸭的只数作标准,不同点:复习题鸡比鸭少,这题鹅少鸭多。例5也用除法计算。)
学生列式计算后,要求学生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与除法的意义分别加以说明。
让学生通过复习题和例5的题意,列式计算和商比较两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几分之几,都用除法计算,除数都是作为标准的数,得到的商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都不写单位名称;异:复习题的商大于1,例5的商小于1。)
4.练习:P91页的“做一做”。
第2题:①第一问是求什么?应以什么作标准?②第二问是求什么?应以什么作标准?
学生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三、巩固
练习十九 4(左边一列)(注意计量单位间的进率和解题方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第十册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