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看课本上“想”的话,再指名说说想的过程和计算过程。齐读分数加法的意义。
2.教学分数减法的意义。
出示例2,学生读题,思考例2和例1有什么联系?
进一步提问:我们在学习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时,把例1的得数叫什么?把例1中的一个已知条件叫什么?我们在例2中要求的是什么?那么我们知道了两个加数的和()和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分数减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它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有什么关系?(让学生说)
出示例2的示意图,问:这两个分数能直接相减吗?为什么?然后指名说一说怎样列式,让学生把书上把题做完。
3.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大家比较一下这两道题的计算过程:这两道题都是什么样的分数相加、减?在计算过程中什么不变?只要把什么相加、减?谁能完整地说说同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有什么共同点?
归纳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⑵教学例3。
出示例3,并提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那么可以按照什么法则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当计算到结果是时,问:它的分子和分母是不是互质数?该怎么办?
指出:这个分数不是最简分数,在分数计算中得到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一般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⑶练习。课本的“做一做”。(注意学生的计算结果是否是最简分数)
三、巩固练习
练习二十七1(第1行)、2(第1行)(直接写在课本上)
练习二十七3(说明题意,学生独立解答)
四、小结
分数加、减的意义是什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计算分数加、减法时,得到的结果应该注意什么?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七1(第2行)、2(第2行)、4
单元课时:2 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课本P123页的例4、例5及“做一做”,练习二
十七5—10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
则,能够正确地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连
加、连减,会口算简单的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问:谁能说说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计算:+= + = - =
订正后提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二、新课
1.教学同分母分数的连加。
出示例4,指名读题、说明题意。
这道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怎样列式?
板书:+ +
问:这题该怎样算呢?(学生讨论)
交流:如果学生说分两步进行计算,在算出结果后进一步问,有更简单的方法吗?(启发学生根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说出也可以直接把三个分数的分子连加起来,分母不变。)让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提醒:这题由于题中已知条件的分数是有单位名称的,所以在写出计算结果后还要注上单位名称。(例1、例2中的分数没有单位名称,只表示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2.教学同分母分数的连减。
出示例5,让学生讨论怎样计算。
问:题中的“1”是整数,而另外两个数是分母是12的分数,能直接相减吗?那么怎样才能直接相减?(启发说出:把“1”化成分母是12的分数)下一步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例4连加的计算,想出把三个分数的分子连减,分母不变)
当计算结果是“ ”时,再问:我们在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时,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什么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什么数?那么,当分子是“0”时这个分数等于多少?
3.练习。课本的“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练习二十七5
练习二十七6、7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第十册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