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P46页:整理和复习 2
二、课堂练习
练习十 1(口答)
练习十 2、4、5(1号本)
单元课时:15 整理和复习(二)
教学内容:P46页 4 练习十6~10
教学目的: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
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定简单的实际问
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总结
我们来一起复习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3
由上面两个体积计算公式概括出的总公式是什么?
板书: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二、课堂练习(1号本)
1.P46页:整理和复习4
学生读题,全班独立解答,然后集体订正。
2.练习十 6(要求同上)
练习十 7(学生读题后问:第一个问题实际求的是什么?使学生明确实际上这个问题求的是这个沙坑的容积?)
练习十 8(提示:题中蓄水池的容积就是放入水的体积,即题中的相等关系。)
练习十 9
练习十 10
三、学有余力的做“练习十11”
使学生明确:玻璃容器虽是正方体,但由于水没有满,因此水在容器内的形状不是正方体,而是长方体,放入石头以后水深15厘米,这时是5升水的体积和石头的体积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长方体。
三.约数和倍数
单元课时:1 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课本P49页:复习、例1及50页的“做一做”,
练习十一1~4
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除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约数、倍数的意义,以及它们之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第十册教学计划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3、使学生知道研究约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
指自然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过去已经学过什么叫整除。谁能说说整除的含义。(可举例,只要意思对)
出示算式:23÷7=3……2 6÷5=1.2
15÷3=5 24÷2=12
问:4个算式中,哪个算式中的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谁还能举例?
观察:这些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各有什么特点。(被除数、除数都是整数,除数不等于0,商都是整数,且后面没有余数)
问: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说“a能被b整除”。
学生讨论,然后指名说(提醒学生除数不能为0)
出示,阅读:整除的结语(P49页)
注:括号中的b能整除a中整除的另一种说法。
强调追问:我们在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时,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像6÷5=1.2这样的除法,一般说6能被5除尽。
想:“除尽”与“整除”有什么区别?
被除数和除数 商 整除 都是整数,除数不等于0 是整数,且没有余数 除尽 不一定是整数,除数不等于0 有限小数,没有余数 二、新课
1.教学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表示的是两个整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在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时,这两个数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约数和倍数关系(板书课题)
学生阅读P49页关于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问:两个数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说有约数和倍数关系?能单独说一个数是约数或一个数是倍数吗?“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是什么意思?
因此,在说倍数(约数)时,必须说某数是某数的倍数(或约数),不能单独说某数是倍数(或约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第十册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