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知识大全频道免费教案数学教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数学五年级第十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第十册教学计划

浏览次数: 763次| 发布日期:10-05 21:45:56 |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标签:五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http://www.yf1234.com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第十册教学计划,
教具准备:米尺、有关挂图,几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长方  
     形纸。
教学过程:
一、教学分数的产生
让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量了几次后还剩下一段不够一个计量单位,这时要把这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例如分成10等分,用这样的1份作单位来量……,这些被等分后得到的计量单位最早都用分数来表示。
让学生把一个苹果平均争给两个同学,每人分得苹果的个数怎样表示?再让学生把3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得苹果的个数怎样表示?
指出:这些结果都不能用整数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分数。
说明: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为了适应客观实际的需要,而产生了新的数——分数。开始,人们只认识一些简单的分数,经过很长时间,才产生像现在这样完善的分数读写法和四则运算。
二、教学分数的意义
1.讲述:我们已经学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出示P84页图,问:
⑴这块饼是怎样分的?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是几分之几?
⑵正方形的纸是怎样分的?分成几份?空白部分和阴影部分各表示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⑶这条线段是怎样分的?分成几份每个括号所指的部分各表示这条线段的几分之几?
再问:以上三个图形的分法和表示每一部分的分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出示下图并问:阴影部分是每个图形的四分之一吗?为什么?


教学P85页上的一组图形。
讲述:我们还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比如一堆苹果,一批玩具,一班学生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出示P85页图形,问:左图:图中表示什么意思?其中1个苹果表示什么?右图:图中表示什么意思?其中两只熊猫表示什么?(把6只熊猫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两只熊猫,两只熊猫是这个整体的)。
3.归纳分数的概念。
指出: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许多物体组成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看上面的图,指出哪些物体或计量单位是单位“1”,并说明单位“1”的含义。
让班上第1组的男生站起来,问:站起来的男生是这个小组人数的几分之几?把什么看作单位“1”?站起来的男生是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又把什么看作单位“1”?(由于单位“1”的不同,所表示的分数也要发生变化)。
问:从前面所举的例子中,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指出:从上面的例子应该怎样概括分数的意义,在回答基础上教师予以小结。然后再让学生看P84、85页的两组图,说说把什么看作单位“1”?怎样分单位“1”的?
4.教学分母、分子的含义和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出示例子:、、、、
说说每个分数的分母与分子,然后再说明每个分数的意义,再问:分数中的分母、分子各表示什么含义?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分母、分子的意义。
5.P86页“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八1、2
操作:用长方形纸折,把纸平均分成4份,用阴影部分画出1份,问:阴影部分、空白部分各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以前我们也学过分数的意义,那两者有什么不同呢?以前是把一个计量单位,一个物体看作整体,这节课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又进一步抽象为单位“1”,……
五、作业
练习十八3


单元课时:2 分数的读法、写法和分数单位
教学内容:课本P86页的内容及“做一做”,87页例1及“做 
     一做”练习十八4—9
教学目的:掌握分数的读、写法和理解分数单位。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下面各图的阴影部分是否都能用分数表示?能用分数表示的,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并说出分数的意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第十册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