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第四册教案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1. 理解图意,明确问题
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 独立尝试,合作解决。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组织学生讨论:“29+25÷9”是否符合解决问题的顺序?
这个算式应该先算25÷9,再算加法,这种运算顺序不符合问题的情景。在本题,应先算男女生总人数,即29+25。
怎样解决运算顺序问题呢?我们请小括号“( )”来帮忙。
3.认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4. 写出解答过程
(29+25)÷9 读作:29与25的和除以9。
=54÷9
=6(条)
答:(略)
5.练习
(1)说一说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
24+16÷8 (24+16)÷8
引导学生发现虽然以上两题运算符号和数字都一样,但由于其中一题带有小括号,所以计算结果不一样。
独立完成P17“做一做”
6.小结: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认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怎么样?
巩固练习
1.比较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
16-8×2 (6-8)×2
2.P18 “练习三”的第1题。
总结: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怎样?能举例说明吗?
第五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P20 ~ 21 练习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顺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2.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认识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使学生熟练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
教具准备:
投影仪、学生每四人准备1副扑克牌,每人准备1枝红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提问: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请你说说混合运算的顺序怎样?(指名口答)
说明练习内容,导入课题。
二、指导练习
第2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画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
强调:列算式时要注意上?(小括号)
第3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
(指名回答)
让学生独立解答。
提问:为什么要用小括号?不用行吗?
指导提问。
根据这个画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小组交流合作)
第4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要求每个班多少人,必须知道什么?
让学生独立解答。
分步列式: 24+29+28=81(人)
81÷9=9(人)
综合算式: (24+29+28)÷9
=81÷9
=9(人)
答:(略)
第5题
先说每题的运算顺序,让6学生板演,全班齐练。
第6题
对学生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第7题
可用列表的方式表示结果。
数学游戏:“24点”
游戏前说清游戏规则。然后分小组进行游戏。
三、总结
三、方向与路线
一、教学内容:P22
辨认方向。
用方向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认识简单的路线。
二、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2、难点: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根据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3、关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第四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