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桃花源记》教案5

《桃花源记》教案5

浏览次数: 522次| 发布日期:09-07 18:37:47 | 八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桃花源记》教案5,
    潺潺(ch n):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 
    簌簌(s ):形容风吹叶子的声音; 萦(y ng)绕:缠绕回旋。 
    惬(qi )意:称心,满意。 和煦(x ):温暖。 
    分道扬镳(bi o):指分道而行。比喻各奔前程,各干其事。 
    车辙(zh ):车辆经过后车轮在道路上凹下去的痕迹。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讲解:这篇课文写出了小溪和森林的美丽,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的美丽。 
    (学生齐声朗读课文) 
    2.指出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个别生词读音错误;语气停顿不当;没有读出感情等等。 给5分钟时间让学生自由诵读。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诵读要领,在诵读中认真领会大自然的美丽和小溪所显示出的生命力。 ) 
    3.讲解:本文的作者是一位长期以俄罗斯高加索林区为创作基地,以森林地带大自然美丽风光为表现对象的作家。在本文中作者为我们描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小溪所显示出的生命力。提问:课文在哪些地方体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小溪所显示出的生命力?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讨论后回答,要点为:课文中很多地方都表现大自然的美丽。比如,课文第7一13段,课文第26—29段, 写出了林中的景色非常美丽;写小溪所显示出的生命力,主要是在小溪和障碍物的冲撞中体现出来的,如课文第6段,第32段等等。 ) 
    4.讲解:我们之所以能感受到小溪和森林的美丽,一方面是因为文章的语言很优美,更重要的是,课文中用了白描的手法,把它们当作有感情、有灵魂,有人格精神的人来表现。提问:你们能结合文中具体内容来谈谈自己的体会吗? 
    (学生思考后发言。课文中有很多地方都把小溪当作人来写,比如“仿佛在避免不了的一场搏斗中收紧肌肉一样” “小溪毫不吝啬地将它灌满水,并继 续前进,而留下那水塘过它自己的日子”等,这些句子用拟人的手法,就把小溪写得很活泼,而且带有人的思想感情。文中写小溪在林中冲破重重障碍奋勇前进,就像是一个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勇往直前一样。 ) 
    5.讲解:作者对大自然充满了热爱,所以在文章中处处体现了他对小溪和森林的赞美之情。课文在这种感情支配下组织行文,一气呵成。指导学生从把握作者思想脉络来理清层次。 
    学生熟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最后明确:遇到障碍(第一次冲击)——遇到大的障碍(第二次冲击)——冲刷倒百年云杉(第三次冲击)——分流、合流 
    6.让学生自读课文,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有位作家这样评价普里什文的散文——时而有如芳草簌簌作声,时而有如清泉潺潺流淌,时而有如百鸟鸣,时而有如薄冰悄悄脆响……结合课文仔细体会。 
    学生结合朗读,体会课文语言特点。找出自己喜欢的语段,仔细品读。 
    2.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已学内容,进入新课学习: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帮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知识。 
    2.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话,点名在班上朗读。然后进入新课学习。 
    二、讨论交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桃花源记》教案5

《《桃花源记》教案5》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