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桃花源记》教案2

《桃花源记》教案2

浏览次数: 168次| 发布日期:09-07 18:37:52 | 八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桃花源记》教案2,

《桃花源记》教案2

    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一篇优秀的古代散文,它原是《桃花源诗》前边的“记”。文章主要通过对桃花源中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恬静淳朴的理想社会的虚拟性地描述,来表达作者及人民群众对和平安静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抗议和憎恨。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了解故事的情节及线索。
    3、认识作者通过描述“桃花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
    认识“世外桃源”的虚拟性;认识作者通过“桃花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导入
    1、配乐课文朗读,辅以动画演示。
    2、师以《桃花源记》经百年苍桑而未衰的独特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础回顾。
    1、给学生3分钟重温
    2、出示检测内容,a 古今异议   b 译句
    三、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了解故事的情节及线索。
    3、认识作者通过描述“桃花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带着这些学习目标,齐背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四、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师激发学生对陶及写作背景的求知欲。
    2、出示陶渊明简介及写作背景。
    3、师延伸引导学生回忆陶寄寓同样思想的其它作品:《饮酒》、《归园田居》等,以加深学生对陶的思想及写作背景的了解。
    (完成目标1)
    五、自主活动:了解故事情节及线索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情节,讨论并概括回答。
    2、师作积极性评价,并出示准确的情节概括(出示投影片)
    3、引导学生从情节概括中,梳理总结线索——渔人行踪。
    六、课文品析
    1、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从第一段中感受桃花林之奇美,体会故事开端所笼罩的神秘色彩, 
    A忘路之远近——渔人已入迷离难辨之境
    B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能让渔人忘鱼而只见桃花。——奇
    C渔人甚异之——惊异
    2、自主活动:品读第二段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写桃花源内景色的句子是什么?
    (2)写桃花源人风貌的句子是什么?
    (3)作者在这一段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社会?
    注:在学生回答完第1、2题后,师有感情地范读“土地平旷------并怡然自乐。”学生闭目体会,达到身临其境,从而使其自己总结第(3)题答案——安乐祥和。
    ★3、创新自主活动:拓开想象空间,以渔人身份丰满第三段,接受记者(老师)的采访(目的: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充分感知桃花源人的淳朴善良、热情好客)
    (1)自读课文——小组交流补充。
    (2)师将知识要点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采访语言”进行采访。
    A 请问您在桃花源中都看到了什么?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B听说那些桃花源人也很健谈,你们都聊了些什么?给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1] [2]  下一页


《桃花源记》教案2

《《桃花源记》教案2》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