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交流后回答:“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是指人们为这些峰石所起的名字,而这些名字凝聚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外在美” 是指它们的美丽的名字是人们外加上的;“内在美”是指峰石本身是大自然创造的结晶,是属于内在的。
6.对学生的学习热情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就要充分发挥这种主动精神,不放过学习中遇到的任何困难,只有这样才能深入理解课文。
7.文中还有一些这样的句子,只要大家认真诵读体会,就能够理解它的意思。请同学们在课后朗诵课文,有疑难的问题向老师请教。
三、归纳小结:
1.讲解:本文是旅游风光片的解说词,它与一般的游记散文比较起来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同学们能够说出这些不同的地方吗?
讨论交流后回答。本文把黄山的各个方面都概括到了,而一般的游记散文只是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没有这么全面;游记散文是反映作者的见闻感受,而解说词是客观的介绍某个地方。
2.给予鼓励并做适当补充。
解说词是借助于电视镜头展示画面来介绍自然风光的。所以第一,它能自由地变换角度来表现,或环景、全景、或中近景、特写,或俯视,或仰视;第二,它要配合画面,要着眼于解释画面,讲出画面中不为人注意或隐含的东西,不宜过分发挥;第三,它应该口语化,要使观众一听就懂。
学生听教师小结并做好笔记:第一,自由变换角度来介绍景物;第二,配合画面,着眼于解释画面;第三,语言口语化。
3.小结:通过本文的学习,既体会到了黄山的美景,又学到了对景物进行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的方法。
4.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 本课总结:
本文是一篇解说词,通过对黄山雄奇壮丽的景色的描写,揭示了黄山独特的美。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起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认识到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力,懂得珍惜和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附:板书设计 :
第3课飞红滴翠记黄山
总写——分写(奇峰,古松,怪石,烟云,日出)——温泉
(山上) ( 山下)
教后记:
画山绣水
教学内容
本文描绘了桂林山水如诗如画的美,表现了作者珍惜现在,创造未来的人生理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品味文章诗意美。
2.领略和鉴赏桂林山水特有的清奇峭拔的神态。
3.学习本文严密的结构和准确的用词。
4.理解作者以写景散文来反映时代侧影的努力。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诵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在反复吟诵中体会文章的诗意美。
3.通过对课文中景色描写的欣赏提升学生对自然风景的审美能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桃花源记》教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