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髓 怠慢 恍惚 攒聚 玲珑 剔透
3.填空。
(1)本文作者________,原名杨毓晋,山东蓬莱人。他的代表作有中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等。
(2)本文题目“画山绣水”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它的意思是________,揭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4.吟哦讽诵课文第二段文字,力求达到背诵。
答案与提示:略
个性练习设计
1.课文中讲述了“父子岩…‘寡妇桥…‘望夫石…‘媳妇娘岩”等四个传说,请问这些传说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课文中第12段对寡妇桥的描写,用了三个问句,请问这三个问句有什么不同? ?
3.观赏漓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却听了一些凄惨的故事,是不是有些不调和?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理解作者的构思?’答案与提示:
都是写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的。这些传说是旧时代现实生活的折射,对于认识过去有一定的意义。
2.第一个是提示,是船家提醒你注意观察;第二个是解说,讲山岩为什么称作桥;第三个是进一步解释,讲山岩由来的神话传说的依据。
3.提示: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杨朔是一位努力以自己的体验表现时代精神的作家,总是注意融入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
教后记:
陈涉世家
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清“陈涉大泽乡起义” 的原因、经过。
2.反复诵读,揣摩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个性化的特点以及作者对待陈胜这一历史人物的态度。
3.熟读成颂,积累文言语汇,培养文言语感。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揣摩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个性化的特点。
2.熟读成颂,积累文言语汇,培养文言语感。
教学难点
熟读成颂,积累文言语汇,培养文言语感。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
教学设计
2课时
教学板书
陈涉世家 少有大志、洞察力深刻、足智多谋、有胆有识、敢于反抗强权的起义领导者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结合有关资料(课文182-187页),了解一些历史名词的含义。
官名:闾左 闾右 屯长 将尉 都尉 长吏 守丞
地名:大泽乡 蕲 銍 酂 苦 柘 谯
俗语:社稷 三老 豪杰 笞刑
2.查阅有关历史资料,介绍一下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经过。
3.假如现在让你给历史上的一位名人写历史传记,你会写些什么,不写什么?为什么?
二.导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桃花源记》教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