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 品味文章诗意美。
2,学习本文严密的结构和准确的用词,品鉴文章的诗意美。
难点 1.学习和尝试运用间接材料:来丰富作品内容表现事物的方法。
2. 理解作者以写景散文来反映时代侧影的努力。
教学突破
1.指导学生诵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在反复吟诵中体会文章的诗意美。
3.通过对课文中景色描写的欣赏提升学生对自然风景的审美能力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导入新课。 1.进入新课学习。2.整体感知。 2.朗读感知课文。3.归纳小结。 3.归纳小结。
一、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人们常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是对桂林山水的赞美。有人说桂林山水的美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但有一位作家却用优美的语言把桂林山水描绘得绘声绘色。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对,这位作家就是杨朔。哪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的情况?
3.讲解: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学习杨朔的散文《画山绣水》。板书课题,并引起学生注意。 。
4.讲解:这篇课文的题目是“画山绣水”,同学们知道这四个字的意思吗?指出,题目揭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5.等学生回答完后,出示板书:褒贬,攒聚,玲珑剔透,恍惚,圩子,袅袅,黑黝黝。点名让两三位学生注音或解释。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示: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我们何 不一起来朗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色呢?指导学生带着感情自由朗读。
2.巡视课堂,等学生渎完课文后,提 问:大家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感 想呢?
3.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同 学们都回答得很好,我们接下来看 看作者的写作思路。课文开头引用了唐人赞美桂林的诗句,一下子就 把我们带到文章中去了。作者带着 我们一路欣赏桂林的山山水水,娓娓道来,文章过渡相当自然。
4.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课文可以分 为三个部分。请大家仔细阅读课 文,给文章划分层次。
5.巡视课堂,不时给以指导。并提示: 游记散文一般都是按照游人的行踪 来写的,本文也不例外。
6.鼓励学生:大家做得很好。最后归 纳出:
第一部分(第1—3段),总写 桂林山水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4—15段),写桂林到阳朔江上的景色和 山的来历的种种传说;
第三部分(第16一17)段,面对极美的江山,牢记过去,畅想未来。
7.引导学生明确第二部分的两个层次。课文的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部分是分两个层次来写的。让学生一齐回答,并指出这篇课文 结构的严密。
8.引导学生对课文语言的体会。让学 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结合课后第二个思考题,体会课文语言特点。
三、朗读小结(约 分钟)
1.这篇课文语言十分优美,让我们来 朗读课文,比比看谁读得好。点名 让几位学生朗读,每位学生读l一2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桃花源记》教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