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数学教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整数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之一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整数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之一

浏览次数: 126次| 发布日期:09-07 19:02:03 |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标签:四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http://www.yf1234.com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整数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
教学难点:掌握加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学习加法的意义  
教师:我们在前三年已经学过加法的计算方法,现在要进一步学习规律性知识,这些知识对以后学习有很大帮助.
 1.加法的意义。
 (1 )学习例1。
  教师出示例1,让学生读题,边指名说出条件和问题,教师边用线段图表示出数量关系
137米   357米
北京    天津    济南
  然后让学生自己解答,解答后,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因为已知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37千米,又知道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357千米,要求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就要把两段铁路长合并起来,也就是要把137和357合并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教师边重述用加法算的理由,边板书出加法算式和答案。再进一步提问:“加法是什么样的运算?”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总结出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1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 )做练习三的第1题。
  要让学生应用加法的意义说明各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如第1小题,可以启发学生说出:因为已知小强和小明邮票的张数,要求小强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邮票,就要把他俩的邮票张数合并起来,加法就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所以这道题要用加法计算。
  2.自学加法各部分的名称。  
提问:(1) 137和357在加法算式中叫什么数?(加数。)
(2)它们相加得到的结果494叫什么?(和。) 
“我们上面做的加法,两个加数是什么样的数?”(自然数。)
 “任何两个自然数相加得到的和都比加数怎样?”(大。)
 “一个自然数和0相加得到的和怎样呢?”(还得原数。)“你能举出1个自然数和0相加的几个例子吗?”  
 教师把学生举出的例子板书出来。(如,3+0=3,0+4=4然后接着问:
“0和0相加尝怎样?”(还得0。)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什么规律?(也就是说任何数和0相加都怎样?”(得原数。)
 二、学习加法交换律 
 教师:加法运算有一些基本性质,对我们以后的计算很有用
  1.我们看一下例1的两种解法,比较它们有什么特点。 
  (1)上面的例1,求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是怎样列式计算的?
  (2)如果求济南到北京的铁路长该怎样列式计算?”(如果学生说仍用原来的算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还可以怎样列式计算。)
  接着让学生观察、比较两种解法的结果怎样,启发学生说出;137+357和357+137的结果相等。教师板书:137+357=357+137  
  然后让学生比较一下等号两边的算式的相同点是什么?.(都是137和357个数相加。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整数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之一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不同点是什么?(等号左边是137加357,等号右边是357加1370)  
  引导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137加357与357加137的得数一样,也就是和不变。
  2.再出两组算式,引导学生比较,加以概括。  
  提出:能不能只从这一个例子就得出“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教师指出:不能只根据一个例子就做出一般结论,我们必须多考察几组不同的算式。下面我们观察一下这几组算式,看一看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教师板书出下面的算式:  
  18+17○17+18
 小组讨论: “每组算式有什么关系?O里应填什么?这几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从这几组算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每组派一个代表说一说。教师总结:这一规律叫做加法交换律。再看看教科书第13页方框里的话。  
  4.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教师提出:用语言表述加法交换律比较麻烦,大家想一想怎样能把这二规律表示得即简单又清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整数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