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初中数学教案,http://www.yf1234.com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打折销售》教学设计,
5.3打 折 销 售
教学目标:
1、了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2、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初步树立用方程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3、学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打折销售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学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打折销售问题,经历用方程解决现实问题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打折销售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想一想,算一算,商家有没有赚钱?
商场将一件成本价为100元的夹克,按成本价提高50%后,标价150元,后按标价的8折出售给某顾客,请算一算,在这笔交易中商家有没有赚?
学生计算,同桌之间交流后,教师提问检查:
150×80%-100=20(元)每件夹克商家赚了20元。
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打折销售的情况,今天我们将一起研究打折销售中所包含的数学。
提出课题:打折销售
2、了解打折销售中常见的概念:
师:在打折销售问题中我们会经常碰到一些名称,如:成本价、标价、售价、利润等,你能指出上面这个问题中的成本价、标价、售价和利润各是多少吗?
(成本价100元,标价150元,售价120元,利润20元。利润=售价-成本价)
3、例题教学:
一件夹克按成本价提高50%后标价,后因季节关系按标价的8折出售,每件以60元卖出,这批夹克每件的成本价是多少元?
(1)提问:①这里60元的售价是如何得到的?
②如果设这批夹克每件的成本价为X元,那么如何
用X的代数式表示每件夹克的标价与实际的售价?
(2)完成解答过程:
设这批夹克每件的成本价为X元,那么每件夹克的标价为
(1+50%)X元,每件夹克的实际售价为X(1+50%)×80%元,根据题意得X(1+50%)×80%=60
解方程得:X=50
因此每件夹克的成本价为50元。
(3)如果把例题中的“每件以60元卖出”改为“每件仍获利60元”,其余不变,则这批夹克每件的成本价是多少元?
提问:若设成本价为X元,如何用X的代数式表示每件夹克所获得的利润?
讨论后,学生口述,师板演解答过程。
解:设过批夹克每件的成本价为X元,根据题意,得
X(1+50%)×80%-X=60
X=300
因此,这批夹克每件的成本价为300元。
(4)议一议:如果将例题改为:一件夹克按成本价提高20%后标价,后因季节关系按标价的8折出售,每件夹克仍有可能获利60元吗?为什么?
(若设每件夹克的成本价为X元,则得方程:
X(1+20%)×80%-X=60,解得X=-1500成本价为负数,
不合实际意义,因此不可能获利60元)(事实上将亏损4%)
4、归纳总结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1)议一议: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学生讨论后,师归纳:
①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分析其已知量、未知量及其相互间的等量关系;
②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③验证方程的解的合理性,并在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中得到解释:
(2)展现图表:
5、课堂练习:
(1)完成课文168页填空
(2)课文169页习题5.8.T2。
6、课堂小结:
(1)在打折销售中常会遇到成本价、标价、售价、利润等,其中利润=售价-成本价;
(2)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详见4)
7、作业:
(1)课文169页习题5.8.T1
(2)补充练习(另定)
“希望工程”义演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2、逐步树立用方程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3、初步学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多个未知量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打折销售》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打折销售》教学设计
浏览次数: 647次|
发布日期:09-07 19:14:00 | 七年级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