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指导学生认识土壤的成分
(1)土壤中含有水分
①谈话:
你们在观察土壤时,用手摸,有什么感觉?(疏松、潮湿。)
土壤是潮湿的,这说明土壤中含有什么?
②教师小结:土壤潮湿说明其中含有水分。不同环境中的土壤干湿不同,同一地区的土壤干湿情况也是不断变化的,雨后土壤比较湿,长期干旱土壤就比较干。
(2)土壤中含有空气
①讲述:把干土块放进水杯里,看看有什么现象?
②学生分组实验。
③汇报实验结果。
④讨论:从土中冒气泡,这说明土壤中含有什么?
⑤教师小结:土壤中含有空气。
(3)土壤中含有砂和粘土
①讲述:用筷子把水杯中的土块搅散,再用劲搅一搅,然后把杯子放在桌上,让水中的土慢慢沉降。当大部分土沉下来之后,仔细观察:沉下来的土是不是分层?分为几层?不同层的土粒大小是不是相同?
②学生分组实验。
③汇报实验结果。
④讨论:下层的、颗粒比较大的是什么?上层的、颗粒比较小的是什么?
⑤教师小结:在土壤中有大小不同的土粒,颗粒比较大的是砂,颗粒比较小的是粘土。不同的土壤,含有砂和粘土的多少是不同的。
(4)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①演示实验:用酒精灯加热土壤。
②提问:看到什么现象? (冒烟)闻到什么气味?(烧糊的气味)这说明什么?
③讲解:把土壤加热后冒烟,有烧糊的气味,这说明土壤里含有一些可以燃烧的东西,这些东西主要是土壤里动植物残体腐烂以后变成的物质,叫做腐殖质。(板书“腐殖质”)腐殖质是黑褐色的,土壤中含的腐殖质越多,颜色就越黑。
(5)综合认识土壤的成分
①谈话: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知道土壤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呢?
②教师小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水、空气、砂、粘土和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这些成分都与植物的生长有关系,水、空气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须具备的条件,腐殖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砂和粘土是植物生长、固定的地方,水、空气、腐殖质都要贮存在砂和粘土中。土壤的这些成分搭配得合适,土壤才能肥沃,植物才能长得好。
⑧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关于土壤成分这个问题的结论。
巩固、应用
1.教师简单概括本课教学内容。
2.提问:
(1)什么是土壤?
(2)土壤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
布置作业
从不同地方取些土壤,用实验的方法比较它们含砂和粘土的量是不是相同。
四、课后小记
5 土壤的种类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土壤可以分为砂质土、粘质土、壤土三类,并知道这三类土壤的性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说明土壤性质不同的对比实验)和比较能力(比较三类土壤性质的不同)。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去底瓶(3个,用布蒙住瓶口扎好)、支架(3个)、杯子(3个)、三类土壤、水。
2. 比较三类土壤性质的空白图表。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土壤的成分,谁知道土壤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
2.谈话:土壤是由五种成分构成的,但土壤中的各种成分并不是都一样多,例如土壤中含砂和粘土的多少就不同。因此,土壤有不同的种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土壤的种类。(板书课题。)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土壤的种类
(1)讲解:土壤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土壤中含砂和粘土的多少,可以把土壤分为三类:含砂多的叫做砂质土,含粘土多的叫做粘质土,砂和粘土含量差不多的叫做壤土。(板书三类土壤名称及其含砂、粘土的多少。)
(2)学生复述:三类土壤的名称及其含砂、粘土的多少。
(3)指导学生观察、比较三类土壤的质地
①讲解:在每个实验桌上有三包土壤,分别是砂质土、粘质土和壤土。把纸包打开,用手捻一捻:感觉是不是不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小学自然第六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