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数学教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教学设计

浏览次数: 857次| 发布日期:09-07 19:02:04 |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标签:四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http://www.yf1234.com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教学设计,
 (2)这道题的条件是什么?(学生说出条件和问题,教师板书)
学生:“我们还可以通过画图,来帮助理解题意。”(学生或教师板书如下。)
(3) 弄清题意以后,下一步需要做什么?
  教师指名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可以从问题出发进行分析,也可以从条件出发进行分析,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随着学生说的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板书。
  (4)教师:“确定了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以后,我们就可以列式计算了。谁说一说怎样列式计算?”(指名学生说,教师对照上面的问题写出算式和得数,如教科书第130页例1。)
  教师:“谁还会列综合算式计算?”(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综合算式计算。)
  (5)教师:“计算出得数以后,下一步需要做什么?”(如果学生回答,下一步应该写答案,教师应提示学生再想一想。)
教师:“计算出得数以后,应该先检验一下做得对不对,再写答案。即使题目没有要求检验,
自己也要认真检查一遍。谁来说一说怎样检验?”(指名学生按照前面的步骤,依次检查列式和计算有没有错误。)
  教师:“除了按照题意和原来的计算顺序,依次检查列式和计算对不对以外,我们也可以把得数当作已知数,按照题意倒着一步一步地计算,看结果是不是符合原来的一个已知条件。现在我们用这种方法来检验一下。”
  (7)分小组,合作完成。
  “这样计算的结果是75套,和原题中已知条件前5天每天做的套数相同,说明解答是正确的。这时我们就可以写答案了。如果这样计算的结果和原题中已知条件不相同,那就需要再检查一下解答(或检验)的计算中哪里有错。”  
  检验正确后,教师板书:“答:后3天平均每天做95套。”  
2、归纳、总结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分小组,归纳总结。 
  
  三、课堂练习
  做教科书第131页下边的“做一做”。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提示学生检验时要用今天学的方法,要写出检验的计算步骤。
  四、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归纳总结了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目的不是让大家去死背这四个步骤的条文,而是让大家以后解答应用题时,要顺着这个路子去想。首先耍弄清题意,要分析数量关系,在弄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基础上列式计算,计算出得数后要先检验再写答案。不要在没弄清题意、没分析数量关系的情况下,就随意列式解答,或乱套解题的类型。
  2.作业:练习三十一的第1—4题。








课后附记:







课题:有关乘加问题的三步应用题
敏学内容:教科书第133—134页例2和“做一做”,练习三十二的第1题.
教学目的:在已学过的求和应用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解答三步应用题,使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已学过的求和应用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解答三步应用题,使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一块写好应用题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教师出示小黑板(写好教科书第133页上的复习题和例2,例2先用纸盖住)。
   (让一名学生在黑板上解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
  解答完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二、学习新知
  1.自学例2。
    教师揭开盖在例2上的纸,出示例2。并出示下列问题:
  小组讨论:
  (1)这遭题已知什么?求的是什么?
  (2)这道题求每天一共有多少人,必须要先知道哪两个条件? 
  讨论完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比较例2和复习题的异同。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