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数学教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教学设计(全)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教学设计(全)

浏览次数: 896次| 发布日期:09-07 19:00:50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标签:三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设计,http://www.yf1234.com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教学设计(全),
(3)学生讨论这种估算该怎样列式解答。
可能有以下几种做法:




答:大约收大枣2400千克。
(4)用题目所给的准确数实际乘一下,比较估算的结果2400与准确计算的结果,可以看出与2448非常接近,2448略百位后面的尾数就是2400。
(5)教师小结。 
首先根据以前学习的“四舍五入”求出被乘数的近似数,然后与乘数相乘,相乘
的积就是估算的结果。
其次再强调要用“≈”和答中不要丢掉“大约”两字。
学习例11
(1)出示题目。
(2)读题理解题意,直接根据例10的知识解答。
(3)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注意学生在解答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纠正。
(4)利用准确数实际相乘进行检验,比较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相乘的结果是否接近。
反馈练习,巩固方法。
第22页做一做。
师生总结乘数是一位数乘法的估算方法。
(1)用“四舍五入”法省略被乘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然后相乘。
(2)乘得的积与横式之间要用“≈”, 答中不要丢掉“大约”两字。
三、巩固反馈,强化知识
例11后的做一做。
练习五的第4、6、7、8题。

板书:
乘数是一位数乘法的估算
816×3≈ 2400(千克)
  答:大约收大枣2400千克。
295×9≈2700(米)
  答:王老师家离学校大约有2700米

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一)
教学内容:第25页例1、26页例2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和单产量、数量、总产量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及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术语表达这些数量关系,并在解答应用题的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
教学难点:使学生熟练运用这些术语和关系式。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理解数量关系
1.学习例1
(1)出示例1画面。
学生根据画面提出数学问题。
(2)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列式计算。
(3)小组讨论:想一想这些问题有什么共同点?
(4)小结:每件商品的价钱,我们叫他们单价;买了多少叫数量;一共用了多少钱叫总价。
(5)讨论:仔细观察以上算式,可以找出什么数量关系?(板书:单价×数量=总价)
(6)做一做:举出生活中符合例1所说数量关系的实际计算问题。
学习例2
(1)出示例2画面,提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3)小结:每棵树收多少苹果叫单产量,把有多少棵树叫数量,一共收多少苹果叫总产量。
(4)讨论:仔细观察以上算式,可以找出什么数量关系?(板书: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5)做一做
二、巩固深化,应用数量关系
1.练习六第1题。(先说数量关系,再进行解答)
练习六第2、3题,自编后交流。
练习六第4题。


板书: 
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25×3=75      150×4=600 
单价×数量=总价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二)
教学内容:第27页例3和第28页例4。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速度、时间、路程和工效、时间、工作总量的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速度、时间、路程和工效、时间、工作总量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推导出速度、时间、路程和工效、时间、工作总量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悟出数量关系
1.教学例3。
(1)从做中体会数量关系。
①课堂汇报:你每分钟走多少米?从你家到学校一共用了多少分?
②学生根据汇报的情况,提出问题。
③学生列式解答。
④班内交流各自的情况,教师选择几个有代表性进行板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教学设计(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