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知识大全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泌园春_长沙》教学设计之一

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泌园春_长沙》教学设计之一

浏览次数: 992次| 发布日期:10-05 21:45:56 | 高一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免费下载,http://www.yf1234.com 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泌园春_长沙》教学设计之一,

沁园春·长沙

第一课时 

课题;<<沁园春·长沙>>  
课型:诗词阅读欣赏课 
教材分析: 
  这首词是语文第三册诗歌阅读欣赏中的第一课。在这首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毛泽东词作博大、生动、雄浑的意境 。 
  本课时以词的上片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这部分里作者将生机勃勃,明丽可爱的秋景和昂扬、奋发的革命精神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通过本课时的教学,力求让学生体会到一个伟大人物的崇高情愫,深广胸怀和精湛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对意象的感悟能力。 
教学目的: 
一、 理解词的上片中所抒发的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革命的豪情壮志; 
二、 通过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进行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中生动、鲜明的意象。 
教学重点: 
  作者对秋景的描写。 
教学难点: 
  作者笔下景、胸中情的关系及二者交融所形成的意境 
教学设想: 
  诗词的品位在于意境的高下,每首词的意境都客观地存在于诗词的本身,所以诗词的教学过程,就是教者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意境,体会其意境美而又把它具体描述出来的过程,亦即要求把诗词的意境从概念变成一种可望、可即、可感、可述的境界。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 。 
  基于上述考虑,本节课教学力求将侧重理解、分析的阅读活动同侧重领悟的意境描述练习相结合。 
  具体操作上,引导学生将作者笔下的景物画出来,帮助阅读欣赏,突出重点;经过分析理解,要求学生表达出作品的意境,突破难点。 
课前准备: 
  教师:{1}词的阅读录音带 
     {2}毛笔书写的 <<沁园春·长沙>>词 
  学生:{1}预习这首词,主要突破字词关。 
     {2}有条件的可读一读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由作者导入新课: 
毛泽东,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而且是杰出的文学家。其诗词气势磅礴,雄浑瑰丽 ,富有极高的思想价值、艺术品位和审美魅力。 
二、 简介回顾词的有关知识: 
词一片称为一阙或一片。“沁园春”是词牌名,与词的内容无关。“长沙”是词的题目,和词的内容有一定的关系。 
三、 为何以“长沙”为题?(引入时代背影简介): 
长沙是毛泽东青年时期学习生活、革命活动的中心,他在此先后长达十三年之久。这首词写于1925年。这一年的2月,毛泽东在韶山领导农民运动,几个月内就组织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军阀赵恒惕要逮捕他,于是他赴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游橘子洲,岳麓山,追怀求学、革命斗争生活,因有此作。 
四、 展示词的放大挂图,检查预习: 
读准字音并解释: 
百舸   怅廖廓   峥嵘    遏 
五、 播放朗读录音,帮助学生初步领会词的内容和意境。 
六、 教读词的上阙: 
a) 指点词的章法结构;导入对词上阙的分析: 
这首词和我们初中学过的<<沁园春.·雪>>一样,同属“双调”。上阙开头三句为“起句”,中间七句叫“铺叙”,最后三句叫“煞尾”或“小结”;下阙开头两句称“过变”或“换头”,下七句是“铺叙”,最后三句是“煞尾”。 
这首词以“长沙”为题,不妨看成一篇记游之作,那么作者是如何记游的呢? 
b) 教师范读前三句——“起句”: 
(1)、问:作者在这里向我们交代了此游的哪些情况? 

[1] [2] [3]  下一页


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泌园春_长沙》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