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应用这些关系,可以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1)加法的验算。
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验算方法进行验算,并回答用加法验算加法的方法应用的是什么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然后提问: “还可以怎样验算?”(用减法验算加法。)让学生板演。
“应用的是什么知识?”(加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和一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向学生说明:因为加数有两个(845,1234),验算时用和(2079)减去哪一个加数都可以,因而用减法验算加法可以任选一个加数作减数来进行验算。
(2)减法的验算。
教师板书出:
让学生计算,并用学过的知识进行验算。教师板书出验算的竖式,让学生说一说每种验算方法应用了什么知识。
然后教师指出:验算减法,可以用减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验算减法。
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四的第5一7题。
1.第5题,笔算时要求计算正确。
2.第6题,先让学生明确表中的a+b表示两个数的和。学生填完后,先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然后让学生观察:每组数同第一组比较,哪个数变化了?加数变化后,和是怎么变化的?
3.第7题,学生做完后,教师还可以再增加几道整百减去两位数的。
板书设计: 减法的意义
(1)一班有男生24人,女生有19人。 2 4 + 1 9 = 4 3(人)
全班共有多少人?。 加数 加数 和
(2)一班有43人,其中男生24人, 4 3 — 2 4 = 1 9(人)
女生有多少人? 和 加数 加数
(3)一班有43人,其中女生19人。 4 3 — 1 9 = 2 4(人)
男生有多少人? 和 加数 加数
课后附记:
课题:加、减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页的例l、例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改为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的简便算法。
2、通过求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为学习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做较好的准备。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减数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整数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之二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教学过程:
一、自学例1
出示例l:育民小学图书室新买来130本图书。其中故事书46本,科技书34本,其余的是连环画。买来连环画多少本?
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提问:这道题可以用几种方法解答,指几名学生说说是怎样解答的,教师板书出两种解法:
130--46—34 130—(46+34)
=84—34 =130—80
=50(本) =50(本)
分组讨论:
(1)这两种解法有什么区别?
(2)它们的结果怎样?
(3)这道题用哪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使学生总结出: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在这道题中用后一种解法计算比较简便。
二、学习例2
出示例2:计算295—128—72。
观察:(1)题里的数目有什么特点?
(2)能不能用学过的知识使计算简便。
独立完成后,请一名学生说出计算步骤,教师板书出计算步骤:
295—126—72
=295一(128+72)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整数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