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掌握了哪些规律?
课堂作业:作业本P52页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 授课日期:--年—月—日 星期--
课本第116页例2
教学目标:
让学生发现、探究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并能合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很好地实现从图形变化规律的认识过渡到数字变化规律的认识上来。
教学准备:
情境挂图、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出示情境挂图
你们看哪些图案是有规律的?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同学们在图上找到了那么多的规律,看来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有规律的。我们今天就继续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教学例2
a、仔细观察我们刚才找到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出示例2的小正方形,你能看出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吗?拿出学具试一试。
c、谁来告诉大家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
d 、括号里应填几?再往后你会摆吗?应摆几个?为什么?
括号里应填16,再摆16个正方形
我们根据正方形的个数的特点:1+1=2,2+2=4,4+3=7,7+4=11
11+( )=( ),肯定是11+5=16
你可以仿照例2的规律自己创造出一些拥有这些规律的图形吗?
展示你创造出来的规律,并汇报你的规律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说一说,摆一摆等活动发现新的规律,并找出和原来的规律的不同点,然后放手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探究,进一步了解这些规律的特点,最后再设计活动,创造性地利用规律,巩固新知。
深入探究,应用规律:
四人小组讨论,你能找到其中隐藏着的秘密规律吗?
你找到规律了吗?请告诉大家应该填几?为什么?
出示巩固练习题
括号里的数字是什么?
1、2、3、5、8、13、21、( )、55
(2)96、( )、24、12、6、3
[设计意图]:在例2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探究“做一做”的规律,并总结出找规律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活动中积极思考。
教学效果测评:
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118页4—7题
要求学生说出规律和找规律的方法,并同时渗透数轴的知识和数位的知识。
出示课本p118页8的思考题,先由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动脑,仔细思考,认真倾听。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不但找出了图形的变化规律,还找出了数字的变化规律。每组图形的个数是怎么变化的,就有了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
课堂作业:作业本p53
教学反思:
第十单元 总复习
单元教学内容:课本第119~127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共分为七部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本学期所学的“找规律”内容,目的是开括学生的思路,不作为基本要求。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学习,只是在练习中带着练习。编排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数概念、计算和解决问题分别集中起来复习。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分散学习的各部分知识,培养学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第四册全册教案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下一页
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第四册全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