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能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一般解方法。
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第四册全册教案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过程并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该类问题。
教学准备:图片、表格、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口算:
24÷6 56÷8 32÷4 6×7
2、口答:
56是7的几倍? 18是6的几倍?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运用口诀的能力和理解“几倍”的求法。
二、展开学习
用投影出示练习十二第4题
解答兰圆是红圆数目的几倍?你是怎么想的?
请你给每一行的圆涂上两种不同的颜色。根据你涂的情况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涂,自己找出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完成表格。
一种颜色圆片的个数 另一种颜色圆片的个数 你能提哪些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完成练习十二第5题
独立计算,集体校对,通过加、减、乘、除的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完成练习第6题
仔细观察插图,说说有哪些信息,有哪些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
深化练习如果没有第一个问题你会算第二个问题吗?尝试解答。
【设计意图】:利用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应用
完成练习十二第7题
自己观察统计图并完成右边的表格。
解决下面的3个问题
发挥学生的想象提出多种问题,可以是加、减、乘、除多方面的。
完成练习十二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用“去年小红几岁?妈妈几岁?”进行降难指导。
【设计意图】: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同时积极开发学生的思路。有助于促成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解决问题(两步计算)
教学内容:
课本P59~61页,例4,练习十三第1~5题 授课日期:_ 年_ 月_ 日 星期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相应的书写格式。
3、进一步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相应的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学会分析思考的方法,思维更加富有条理性。
教学准备:主题图、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投影出示主题图。
春光明媚的星期天,很多小朋友来到公园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在玩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 通过“公园游玩”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数学的问题与生活实际更加贴近。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依次出示两幅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观察第一幅图。得到他们在划船。每条船上有4人,一共有6条船。还有5条船空着。岸边有2个人。
观察第二幅图。得出碰碰车每辆可以坐3个人。问题是这么多人要坐几辆碰碰车?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下一页
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第四册全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