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连续两问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能正确地解答连续两问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口算加、减法和笔算加法,还学习了连续两问的应用题,今天就对这些内容来进行练习。
二、计算练习
完成练习十五第11题、第12题。
三、连续两问应用练习
1、 解答练习十五第13题。
(1) 这道题要求哪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怎样算,为什么要用6×8=48来求红皮球的个数?
(2) 要根据什么求第二个问题花皮球多少个?怎样列式?
(3) 为什么要用红皮球的个数和题中的另一个条件来求第二个问题花皮球有多少个?
2、 解答练习十五第14题。做完后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为什么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为什么都要用跳绳的42人做条件来求第二个问题?
3、 解答练习十五第15题。
4、 小结:解答连续两问的应用题,先要根据条件求第一个问题,再根据第一个问题的得数笔另一个条件求第二个问题。
四、课堂练习:练习十五第16题。
教学随笔:
课题二十八 天气情况
教学内容:教材第79页实践活动。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初步学会记录原始数据和打√整理原始数据的方法,能对简单数据的统计作初步的分析。
2、 使学生初步体会简单统计的过程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培养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第68页16题完成的记录,每人准备自己家的四次电费发标,老师准备一些表格数据、三种学具各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 说明生活里很多事都可以通过记下来,理一理的方法,把它们整理清楚,并能根据整理出的结果进行分析,从中得到一些想知道的情况。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2、 举出一些统计好的简单表格,如各小组人数,某户收各种粮食的千克数等统计结果给学生观察,知道一些简单表格反映的数据,结合表内的数据进行一些简单比较,说明记录、整理这些数据的作用。
3、 指导打√方法记录
4、 出示一些学具(如□○⊿)等,说明要知道这些学具各有多少,可以用打√的方法记录。
让学生先分类列出名称(或用图表示),老师每取一个图形相应说出名称,学生在相应图形后打√记录。最后让学生说一说结果各有多少个。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说明这节课要根据前面的天气记录,认识天气情况。
二、组织活动
1、 让学生分小组理一理,填一填
学生分组活动,先核对记录情况,再按打√方法整理每种天气各多少天。
请你把整理结果填在统计表里。
2、 让学生调查自己家的电费情况。
先认识电费电费收据的各项内容,再按日期次序排列起来。
要求学生把千瓦时数填在课本上的表里。
学生根据自己家的情况,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自己调查:小组讨论还准备调查什么内容,组织调查活动。
课题二十九 万以内加、减法(二)复习
教学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万以内加、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复习笔算
1、 做复习第1题。
(1) 做第一组加法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计算。提问:笔算加法要怎样算?
(2) 做第二组减法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
(3) 提问:笔算减法要怎样算?
(4) 小结:笔算加法和减法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不同?
2、 做复习第2题第一行,三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把三道题做在自己的本子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