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档中心物业管理学习实务指南智能建筑的安全管理-概述

智能建筑的安全管理-概述

浏览次数: 310次| 发布日期:01-17 23:24:09 | 实务指南
标签:物业管理员培训,物业管理方案,什么是物业管理,http://www.yf1234.com 智能建筑的安全管理-概述,

  从根本上说,精品意识、精益求精,就是精确设计、精确施工、精确管理。当一幢建筑 的智能化系统与实际的需求和功效整合得最恰当、冗余度降到最低限度、取得当前技术条件下的最佳投入产出比、达到资金和资源的最合理使用时,才更具有现实意义的先进。对于一 座具体的建筑工程,智能化的要求必须恰如其分,不能盲目地攀比规模,不能面面俱到地什么子系统都往里面堆积。从系统工程的观点看,要想设计得各方面完美无缺,结果将是非常 拙劣的。任何一个工程都做不到在完成的时候还能够保持领先当时的技术。所以目标定位时应当将注意力集中在与建筑物的核心功能关系最密切、最有实际意义的功能上。

  (三)智能建筑的节能是发展的方向

  尽管国家建设部大力提倡建筑物的节能,有关节能的文件和规范也不算少,但是十年来 我国智能建筑偏重在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方面,在智能化目标定位中明确提出节能要求的不多,建成的确有节能功效的智能建筑更是罕见。美国的一些超市已经利用人体动能解决了 超市的空调和照明用电,日本把水资源的再生利用写进了法律。德国更是把智能化的重点确定到卫生间。对比东洋和西洋,反差不能够说不大。我国人多地少,节能问题比其他国家更 为迫切。其实,在建筑物设计中考虑再生利用装置几乎是举手之劳。在节能方面多动脑筋,不仅利国利民,更重要的是体现一种真正先进的理念。

  美国是经济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家,建筑业、钢铁工业和汽车工业长期被称为经济的“三 大支柱”。美国建筑节能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的建筑与中国的建筑在形式上有着质的差别。美国人口约2.5亿,目前住宅自有率为66%,人均居住面积59平方米,居世界榜首。美国的住宅几乎全部为三层以下。在很多州 的法律中有明确规定,若要盖三层以上的住宅,要经过非常繁杂的审批手续。美国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国家,房价高低主要取决于房子的质量和所处的地段,建筑面积倒在其次(因为 人均面积已经足够大),几乎所有的房子都是论幢来卖,而不会按“平方米”出售。

  一般的美国人宁肯节衣缩食,也要自购房屋。所谓“美国梦”的核心就是在美国拥有一 套自己的住房。所以一般家庭都拥有一幢配套较为齐全、面积在16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拥 有客厅、卧室、厨房、浴室、贮藏室、洗衣室、车库等,热水、暖气、空调设备齐全,而且 供暖、空调几乎全部是煤气作为燃料的分户供暖制冷措施,各房间内全部留有风口,其中有的家庭还把风管放在地板下面,自下而上送冷暖风。有的住户在买房时会出现考虑建筑节能 重于住房面积的情况,房屋本身的节能水平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化的指标。

  对比中国,迄今为止尚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建筑节能的测试方法,更缺乏完善的建 筑节能的市场体系。中国现行的集中供暖方式及其付费方式无法带动建筑节能产业化的发展,因为没有用户真正关心到底节了多少能,这些能值多少钱,用户在建筑节能方面的投入产 出比是多少。因此,中国的建筑节能也就不具备吸引投资的能力。

  建筑节能的概念包含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能力,另一部分就 是从供暖、供冷的热源、输送渠道及实现方式来节约能源。

  由于美国的住宅全部为三层以下,所以不存在中国普遍存在的防震、防火问题。中国的 城市不少位于地震带上,建筑物需7度防震。中国的大城市居民80%以上住在五层或五层以 上甚至高层住宅里,一旦起火,危害极大,所以防火问题非常重要。美国建筑不存在内保温 还是外保温问题。木板做外墙,石膏板做内墙,中间夹芯岩棉、玻璃棉、聚苯的做法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其他的各种集装饰、防水、保温为一体的夹芯墙也非常多。但在中国,五层、 六层甚至高层建筑若使用夹芯墙的话,会严重地影响建筑物的防震效果。若要采用,则必须从结构形式及钢筋品种上做很大的调整,短时期内显然不宜大面积推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智能建筑的安全管理-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