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其他主流技术概要
1.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对智能大楼而言,不能采用传统型消防系统,宜采用智能型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即具有智能探测和智能监测兼有的系统。目前,国外最新提出的是 采用模糊人工神经网络分布智能火灾报警系统以及多元复合高性能探测器,可满足现代智能建筑防火的需要。
2.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这是目前惯用的监控系统,最大优点是采用长延时录像机,但其图像质量差,又不便于保存,无法与先进的数字压缩式监控系统相抗衡。后者的优点是光 盘录像,清晰度高,但价格昂贵。目前主流技术是采用数字压缩式与传统模式相结合的方法,比较适合我国国情。
3.三网合一。语言、数据和电视图像三个系统分开传送的缺点是既不经济又施工复杂。三网合一采用电缆双向传输的方式,能同时传送三种不同信号。三网合一是世界主流技术 ,但具体实施还有不少困难。其形式有纯双绞线铜缆网、混合光纤/铜缆网、无线接入网和纯光纤网等。目前以混合光纤/双绞线网为主流技术,世界各国较为普遍的做法是光纤到路 边(FTTC)、光纤到远端节点(FTTR)、光纤到大楼(FTTB)等与铜缆混合,是铜缆网向纯光纤网过渡的理想方案。
五、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前景
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高科技与现代建筑艺术的巧妙集成,是创造舒适、安全 、卫生、方便、和谐、高效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适应经济发展和生活条件改善的必然产物。
(一)建筑智能化系统需要环境平台
1.系统的正常工作离不开环境平台。
一个系统能否产生实际效果,除了系统本身的硬件、软件在技术、质量上必须得到保证 并能正常运行外,还涉及到某些与运行休戚相关的外界条件。智能化系统的工程效果是包括建筑环境在内的整个建筑大系统所共同产生的综合效果。影响系统发挥正常功能的环境因素 可称为环境平台。例如,买电视机的时候通常不考虑买回去是否能用的问题。这是因为电视机的环境平台(电视台、有线电视等电视源、适用的电源、制式等)在购买之前早已建立并正 常地运行着。反之,虽然DVD技术早已成熟,产品在市场上推出了多年,但是至今销售平平,实际应用者甚少。其中DVD片源就是一个环境平台。环境平台虽然是系统的非技术因素, 但也是系统正常工作所必须具备的。
2.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环境平台
(1)一定质量的电源。在建筑智能化设计中环境平台的问题显然十分重要。智能化系统需要一定质量的电源,同时不能有过强的电磁波干扰。如某大楼就发生过进口电机不适应国 内50HZ电源而达不到风速的事情。
(2)合适的控制对象。合适的控制对象也是智能化系统的环境平台。全部采用壁挂式空调的大楼,楼宇自动化系统即使再增加监控点、再加强管理软件的功能,也无法进行温湿度 的控制。
(3)数据源的建设。智能化系统的环境平台中,数据源的建设是极其重要的一种环境平台。信息化的本质是信息资源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全面利用。电脑的作用和意义就在 于对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和利用。因而一个信息系统所具备的处理功能和能够处理的信息规模是相辅相成的。我国电脑工业的起步时间并不晚,引进微电脑产品也可算很及时,然 而我国电脑的应用水平却远远低于美、欧等国家。除了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外,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忽视了广泛的、多门类的数据库建设。现在智能化系统的目标定位中经常提出 建立“视频点播”系统的目标,然而缺乏对片源建设的同步思考。
(4)社会条件是否具备。智能化建筑作为一个现代化设施,同样要考虑它所需要的社会条件是否预先具备。例如,HFC的体制问题也是一个环境平台。这个条件不解决,机顶盒 只是一个摆设。对于住宅小区建局域网的规划,且不说每个物业公司是否能够有一批局域网的技术队伍,光局域网通信费就是一个不小的开支。如果向住户摊派,那么住户为什么不可 以选择便宜得多的拨号上网呢?如果不转嫁到住户,物业管理公司又如何维持运行费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智能建筑的安全管理-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