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智能建筑的使用者来说,应有一个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激发创造性的环境。
3.智能建筑应有的环境
智能建筑提供的环境应该是一种优越的生活环境和高效率的工作环境。智能建筑应有的 环境包括:
(1)舒适性。人们在智能建筑中生活和工作,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均感到舒适。为此,空调、照明、噪音、绿化、自然光及其他环境条件应达到较佳和最佳状态。舒适服务功 能包括:空调通风、供热、给水排水、电力供应;闭路电视、多媒体音响、智能卡、停车场管理以及体育、娱乐管理等。
(2)高效性。提高办公业务、通讯、决策方面的工作效率以及建筑物所属设备系统使用管理方面的效率,节省人力、时间、空间、资源、能耗以及所需的费用。
(3)方便性。除了办公设备使用方便外,还应具有高效的商业和信息服务功能。便捷服务功能包括:办公自动化、通信自动化、计算机网络、结构化综合布线、商业服务、饮食业 服务、酒店管理等。
(4)适应性。对办公组织机构的变通、办公方法和程序的变更以及设备更新等适应性强,对服务设施的变更稳妥迅速;当办公设备、网络功能发生变化和更新时,不妨碍原有系统 的使用。
(5)安全性。安全服务功能包括:防盗报警、出入口控制、闭路电视监视、保安巡更管理、电梯安全与运控、周界防卫、火灾报警、消防、应急照明、应急呼叫等。除了保证生命 财产、建筑物安全外,还要防止信息网中发生信息的泄漏和被干扰,特别是防止信息、数据被破坏、被删除和篡改,以及系统非法或不正确使用。
(6)可靠性。尽早发现系统的故障,尽快排除故障,力求故障的影响和波及面减至最小程度和最小范围。
4.智能建筑的功能
(1)应具有信息处理功能。
(2)各种信息应能进行通信。信息通信的范围不局限于建筑物内部,应有可能在城市、地区或国家间进行。
(3)要能对建筑物内照明、电力、暖通、空调、给排水、防灾、防盗、运输设备等进行综合自动控制。
(4)能实现各种设备运行状态监视和统计记录的设备管理自动化,并实现以安全状态监视为中心的防灾自动化。
(5)建筑物应具有充分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它的所有功能,应能随技术进步和社会需要而发展。
二、智能建筑的组成
智能建筑或智能大厦通常包含三大基本组成要素:即楼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BAS)、通信自动化系统(Communication Automation System,CA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 Automation System,OAS),通常人们把它们称为3A 。这三者是有机结合的,是一个综合性的整体。而建筑环境是智能大厦基本组成要素的支持 平台。也有人从4C角度讨论智能建筑,所谓4C是指:现代计算机技术(Computer)、现代控制技术(Control)、现代通信技术(Communication)和现代图形显示技术(Cathode Ray Tube,CRT)。4C不仅是实现智能大厦的技术手段,而且是主流方向。我国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将BAS中的防火监控系统(Fire Automation System,FAS)和保安监控系统(Safety Automation system,SAS)独立出来,变为5A。
在国际上,智能建筑的综合管理系统通常又被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分别是 :
中央计算机管理系统(Central Computer Management System,CCMS)
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 Automation System,OAS)
楼宇设备自控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BAS)
保安管理系统(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SMS)
智能卡系统(Smart Card System,SCS)
火灾报警系统(Fire Alarm System,FAS)
卫星及共用电视系统(Central Antenna Television,CATV)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智能建筑的安全管理-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