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选修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我的呼吁》教学设计,
板书:我的呼吁:(四)反对战争,主张和平
3、提问:全文有两处引用,一是引用耶稣的话,一是引用保罗的话,你对此有何评价?
明确:第一处引用“耶稣曾经说过一句发人深思的至理名言: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他们必承受土地。”出自《圣经·马大福音》。意为柔和谦卑、温驯的人是有福的人,他们一定能得到上帝所应许的土地。第二处引用:“希望他们铭记使徒保罗的名言:若是能够,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这两处引言均与宗教有关。我们绝大多数人未必是基督徒,但就这两句话看是引人向善的,是有它的进步意义的。史怀哲本人是神学家,这样引用是与他的价值观和信仰密切相关的,但这丝毫不影响本文的现实意义。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我的呼吁》教学设计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4、提问:综观全文,史怀哲认为哪些危险正威胁着人类?
明确:—是暴行,二是疾病,三是战争
4、提问:综观全文,作者呼吁的对象是谁?呼吁的内容又是什么?
明确:作者对全人类尤其是那些掌握国家命运的领袖们呼吁要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在这一伦理的指导下,选择良善,放弃暴力;选择互助,放弃歧视;选择和平,放弃战争。
五、总结
作为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受奖演说词,这篇《我的呼吁》真是震聋发聩,发人深思,既有感染力,又有说服力,更具号召力。
在演说时,史怀哲开门见山,不绕弯子。首句即点题“我要呼吁全人类,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杨丙乾说:“发端之风格,以自然为贵,字句须短洁,词语须温和,不能如描述之华美,不能如推辩之流利,亦不能如结尾之热烈,优良之发端,具有‘简单、平易、明确’三性质,使人愉悦与接受。”用这一段话来评价史怀哲的开篇很合适。接下来作者由这一伦理将意义逐次扩展,语意逐渐加强,以形成后浪赶前浪,一浪高一浪的论述高潮。最后作者以诚恳信任的态度,热情洋溢地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样的结尾方向明确,提法具体,态度坚定而谦逊,富有感召力。正如白居易所说:“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
本篇演讲词,语言极其准确、明白、鲜明、有力,具有严谨的逻辑性。
此外,本文的对比手法,增强了说服力,比喻增加了形象性,排比增强了气势。
当然最让我们感动和鼓舞的是他所呼吁的平等、博爱与和平的精神,最让我们敬重的是他对生命的敬畏。
六、对比鉴赏
我们学习了《我有一个梦想》和《我的呼吁》后,是否觉得它们有许多相似点呢?不妨对这两篇著名的演讲词作一比较阅读。
作者:两篇文章的作者都是世界名人,都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他们都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人类崇高的事业,从而受到人们的敬重与爱戴。
文体:两篇都是演讲词,不同点是演讲人,演讲场合,演讲的对象不同。
内容:都反映了人类崇高的理想,神圣的追求,都为推动人类走向美好鼓与呼;不同点是马丁·路德金主要是为维护种族权利而斗争,为黑人的平等权利鼓与呼。而史怀哲更注重对所有生命的“敬畏”,从而推行人道主义,呼吁和平。
手法:整体上看这两篇演讲都文质兼美,从表达方式上看《我有一个梦想》多抒情,《我的呼吁》多说理,从修辞上看两文都运用了比喻、排比、对比、反复等修辞格,但《我有一个梦想》运用得更丰富,效果更明显。
七、解决课后习题。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我的呼吁》教学设计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我的呼吁》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我的呼吁》教学设计
浏览次数: 280次|
发布日期:10-05 21:45:56 | 高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