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人教版语文高一年级《勾践灭吴》教学设计之二

人教版语文高一年级《勾践灭吴》教学设计之二

浏览次数: 892次| 发布日期:09-07 18:53:59 | 高一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免费下载,http://www.yf1234.com 人教版语文高一年级《勾践灭吴》教学设计之二,
(一)整体感知课文 
1、 对照注解,学生自读 
2、 教师范读或听录音 
(二)讲读文章第一段 
1.学生齐读 
2.学生质疑,教师答疑,扫清字词 
注意:实词------栖、退、进、资、行、成 
      虚词------乃、则、夫、虽、之、然 
      固定短语------无乃……乎? 
      特殊句式------何后之有? 
      古今异义------行成 
3.思考: 
⑴.开篇写“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为何用一“栖”字,而不用“退”“守”“军”等字? 
探究学习:《史记》中称:“犹鸟栖于木以避害也。”这就形象地写出了勾践兵败退守会稽山的窘迫、凄惶。 
⑵.勾践事急而求贤,越国大夫种对勾践“求谋臣”所持的观点是什么? 文种用了一段精彩的语言阐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道理,这是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探究学习:凡事应该早做准备。比喻说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 
⑶.本段大意:勾践求贤,文种定计,向吴求和。 
(三)讲解文章第二部分 
1、学生齐读课文 
2、利用注解,学生自我疏通字词 
3、教师点拨: 
实词------说、暴露、更、致、誓、帅、蕃、取、免、饩、释、洁、礼 
虚词------于、以、而 
通假字------帅、取、免、政、摩厉、 
难句翻译------ 
4.思考: 
⑴、勾践对内对外“请更”,有哪些具体措施? 
对内: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对外: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⑵、勾践这一系列的“更”,其目的是什么? 

卧薪尝胆,准备复国 
⑶.为复国勾践采取了那些一系列具体措施? 
鼓励生育,减免赋税,广招贤才,休养生息。 
⑷.按说,富民强邦,重点应是发展生产,但文中勾践制订的一系列措施,主要是围绕繁衍人口这个中心,特别是生女孩给予更多的奖赏,这是为什么? 
探究学习:此即《左传》所称的“十年生聚”。需知在生产力普遍低下的上古时期,一个国家要强盛,要发展生产,首先需要的是劳动力;同时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是兵员的多寡。勾践要复兴越国,首先重视发展人口,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而生女孩给予更多的奖赏,不过是为了赢得更多的生育者。同时勾践给予“达士”优厚待遇,礼贤下士,广揽人才,说明他在重视人口数量的同时,更注重人口质量。 

人教版语文高一年级《勾践灭吴》教学设计之二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四)作业: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回顾所学,讲授新课,总结课文 
教学步骤: 
一.回顾上节课所学 

1.学生齐读课文,能背诵者背诵 

2.指名回顾重点字词、难句翻译 

3.回顾课文故事情节 

     第一部分:存国------勾践求贤,文种定计 

     ⑴.勾践招贤------助己谋而退吴者,与之共执越过之政 

     ⑵.文种进言------今栖于会稽,乃求谋臣,无乃后乎------文种自荐 

     ⑶.勾践纳贤------执其首而谋,使之行成于吴------定计求和 

     第二部分:复国------卧薪尝胆,准备复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⑴. 请更 

       对内------安抚民心:葬---问----养----吊----贺----送----迎----去----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人教版语文高一年级《勾践灭吴》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