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练习:练习六第1题前两个图。
花边有多长
教学内容:P47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再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再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用具:
幻灯、挂图、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做好铺垫
指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1) (2) (3)
(4) (5) (6)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周长。
你能算出下面三角形的周长吗?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第①图: 4+5+6=15(cm)
第②图: 5+5+4=14(cm) 5×2+4=14(cm)
第③图: 6+6+6=18(cm) 6×3=18(cm)
讨论:都是求三角形的周长,为什么有的只能用一种方法计算,有的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计算?
二、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班级要开班会,让我们来一起布置班级吧!
现在我们先来布置黑板,装上漂亮的花边。但是我出现困难了,你们能帮我解决这个难题吗?
三、探索新知:
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在讲给同桌讲一讲;
2、学生独立解决“花边至少有多少分米?”
3、再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
4、汇报各自的算法:
(1)我把四条边的长加起来。
34 + 12 + 34 + 12 = 92(分米)
(2)我把2个长和2个宽加起来。
34 × 2 + 12 × 2 = 92(分米)
(3)先把一个长和一个宽加起来,再乘2。
(34 + 12)× 2 = 92(分米)
四、拓展应用
1、做一做
求下面长方形的周长。
27cm 44cm
15cm 22cm
2、讨论:
如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学生思考后回答,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地砖的周长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自制各教具,准备实物及挂图;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活动一:运用现实物体引入新知。
谈话:我们已学过求长方形的周长,下面,我们一起讨论怎样求正方形的周长?(出示地砖一块)
二、探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①出示情境:同学们又在教室的地板上铺上了许多鲜艳的泡沫地板,你们看,每块地板都是什么形状的呢?(正方形)
②出示数学信息:“每边的长都是60厘米”,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③学生独立思考:怎样计算每块正方形地板的周长?
④讨论交流:60+60+60+60=240(厘米)
(60+60)×2=240(厘米)
60×4=240(厘米)
⑤回答问题:每块地板的周长是240厘米。
⑥小结: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有时间的话,可以解决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
三、练习反馈,巩固提高
先测量,再计算各图形的周长。(让学生通过思考,找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必要条件,再准确测量,正确计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