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1)小明5分能打多少个字?
(2)一篇稿件共325个字,5分
后还剩多少个字每打完?
(3)再打3分,能打完这篇稿件
吗?
6、杨树168棵,今年种的松树是杨树的5倍。
(1)今年钟松树多少棵?
(2)杨树和松树共有多少棵?
实践活动
学习内容:教材P 38 实践活动(黄豆有多少粒)
学习目的:1、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2、在交流、讨论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化,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4、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1千克左右的一堆黄豆,然后提问:你想知道这堆黄豆有多少粒吗?[板书课题:实践活动:黄豆有多少粒?]
提出问题:1千克左右的黄豆大约有多少粒?你是怎样猜的?
二、操作、实验推理:
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黄豆、天平、杯子等学具,独立操作、实验、推理,再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想法,教师巡视,了解各组同学的交流情况,并及时指导。
三、组织全班交流,展示猜想方法的多样化:
1、小组汇报。
每一组先选一名同学汇报自己小组猜想结果,并简要说一说是怎样猜想的,然后同组的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师生对每组的汇报进行讨论,交流不同的意见,做出恰当的评价,并给予鼓励。
全班交流时,学生可能会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探究:
①把这堆黄豆分成(大约)相等的若干份,先数出1份有几粒,再算出这几份共有多少粒;
②先用手抓1把,数一数1把约有几粒,用同样方法继续抓,看看一共抓了几把,再算出这几把共有多少粒;
③用杯子量的方法:用杯子装满后,数一数一杯有多少粒,再看看一共能装多少杯,再算出这几杯共有多少粒;
④用天平秤称的方法:先数出100粒放在天平秤上称,称出100粒约有几克,再把剩下的黄豆按第一次称的克数继续称完,看看一共称了几次,算出共有几克。
学生还可能用以下的方法进行探究:
⑤先数50或100粒堆成一堆,再将整堆黄豆分成这样的一小堆、一小堆的办法;
⑥用硬纸条做一个方框,把黄豆平摊在框内,数一数一框有几粒,再一框一框数的办法;
⑦类似“沙漏计时”的办法。
……
2、小结。
以上几种估算方法能解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只要我们勤动脑,勤动手,又善于与同学交流,乐于向同学学习,我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探究活动,你学到了什么?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第 八 课 时
学习内容:
教材P 39 练习五第1题至第5题
学习目的:
1、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4、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和根据规律进行推理的能力,体验数学的形式美。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
(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
32×3 5×80 600×8 130×2
24×2 0×85 7×0 210×1
3000×3 20×5 1×320 222×4
2、导入。
这节课我们将上有关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练习课,通过练习来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
同时我们还要进行夺红星比赛,大家努力吧!
二、指导练习:
指导学生做课本第39页的第1题~第5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