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二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http://www.yf1234.com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生3:我们组的同学还趴在桌上,只看到上面一个面。我们觉得最少可以看到一个面,最多看到三个面。
生5:我可以看到5个面。
师:站在哪里可以看到5个面?你示范一下,行吗?
(生站到桌子上)
生5:我只看到了一个面。(他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脑袋。)
师:你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也不错。通过实地观察,发现了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对于长方体来说,最少可以看到它一个面,最多可以看到它三个面。
师:(打开书本第26页)图中老师、淘气、笑笑分别看到讲桌的哪一面,先想一想,再连一连,做完后把你的想法与同桌进行交流。
生6:我认为淘气看到上面和侧面,与第三幅图连起来。
生7:不对,他站在桌角,还能看到前面,应该与中间的图连起来。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孩子。
生8:笑笑可以看到侧面和上面,连第三幅图,老师站得高一些,只能看到上面,连第一幅图。
……
片段三
师: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不论它的大小,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现在每人都拿出一个自备的长方体,看看这个结论是不是正确的,然后,再打开书本第26页,找一找怎么称呼所看到的三个面。自己看书认识长方体的上面、侧面、正面。
生9:老师,我们俩的牙膏盒一样,为什么同一面有的同学叫它侧面,有的同学叫它正面呢?(生9竖着拿,同桌横着拿。)
师:谁能帮他解决问题?
生10:朝上的是上面,两边的是侧面,牙膏盒放的位置不同,名字就变了。
生9:我明白了。
〖教学反思〗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牵着学生走。实际上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堂课学生兴致盎然,都投身于自己探求知识的活动之中,学得有声有色。他们认真观察,独立思考,互相研讨,终于发现了知识,领悟了知识。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
以前,上课总是要求孩子们双手叠放,身体笔直坐好,这样做既禁锢了孩子们的个性,又压抑了他们的思维。这节课我尝试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放开手脚参与学习。如学生观察物体时,自由选择观察的角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观察,有的同学站着观察;有的同学蹲着观察;有的同学趴着观察;还有一位同学钻进桌子里面观察。他们积极参与活动,开展激烈讨论阐述自己的理由,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如果教师看见调皮的学生就板着脸,看见站到桌子上就认为行为不端正而批评,孩子们的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挫伤。宽松的学习环境,能让学生的思维自由翱翔。观察讲台桌后,学生交流观察结果,大家各抒己见。最后总结出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最多可以看到三个面,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看到的物体形状不一样。学生经历了探究的过程,这些知识是通过他们自己主动构建起来的,改变了以往教师单一传授的局面,注重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的体验。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看一看(一)》教学设计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一堂数学课没有疑问是不正常的,如果学生能发现问题,说明学生在倾听在思考。如学了三个面的名称后,有一位学生提出:为什么同一个牙膏盒相同的面却有不同的名称。我没有直接告知答案,尽可能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表达能力也在交流、争论中得到提高。
〖案例点评〗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1.创设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儿童年龄特征,自始至终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学习过程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观察,用自己的语言交流;既有独立思考,又有互相借鉴,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浏览次数: 245次|
发布日期:06-12 11:50:22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