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二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http://www.yf1234.com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线与角》教学设计,
活动三:说一说。完成P21的说一说的要求。
活动四:练一练。按要求完成。
活动五:画一画。
l 教师演示画垂线的方法,并讲解。
l 分步,让学生一步一步的学画法。
l 完成P22“画一画”的第二题
l 小实验
第4课时 旋转与角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周角。
2.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教学要求:
学生已经认识了锐角、直角与钝角,也感知了图形的旋转。再此基础上,教材从旋转入手,使学生体会旋转过程中角的变化,从而引入平角和周角。在开展活动时,可以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简单的教具,并让他们摆出经过旋转后的各种角,说说他们已经认识的角的名称,然后引出平角和周角。
教学过程:
活动一:旋转角。
1、 让学生用活动角演示各种角。
2、 观察旋转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角,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3、 引出平角,周角,说明是如何构成的。
4、 生活中还有哪些自己看到的平角和周角。
活动二:练一练。
1、 观察表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P24)。
2、 画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
活动三:交流本节课 的体会和感受。
第5课时:角的度量
教学目标:
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学重难点:
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活动一:创设情景,解决问题
教学要求在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个角的大小比较(直观地进行比较),在学习本知识时,可以从两个角的大小比较着手,在比较中,可能有些角的大小在比较接近时无法进行比较,这时引出量角器。量角器的认识可以先由学生自己进行观察,然后交流观察的结果。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认识量角器上计量单位与排列特点。
量角时,重点突出“点与点重合、边与边重合”的量角方法。开始时可以先让学生尝试,交流量角的方法,随后让学生自己总结量角的经验,并概括出基本的方法。
活动二:实践练习
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交流,老师进行指导
(1)第2题
在量角时,先让学生估一估所量的角是什么角?大约是多少度?这是培养学生估计能力的一个载体,也是学生直觉思维的基础。因此,在量角时,先让学生估一估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2)数学游戏
本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估计角度的能力。利用附页上的材料,组织学生制作一个活动角的学具。学生开始猜角度时可以作一些指导,如看到这个角,想一想大概是什么?以缩小学生猜角度的范围。学生有了一些经验后,可以放手组织同桌的两个学生进行互相猜角度的活动。
第6课时:画角
教学目标:
1. 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 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角度的角。
教学重难点:
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的角。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景,解决问题
有了量角的基础,学生在画角时的困难相对来说已减少了。因此,指导学生画角时,重点放在让学生的自主探索上,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总结画角的基本方法。
有些学生由于在使用量角器时,经常会出现内外圈不分的现象,对此,在指导时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如何在量角器上确定度数。
画角后,要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表示方法。如∠AOB=60°等。
活动二:实践练习
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交流,老师进行指导
(1)第1题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有多种答案可以选择。教师在指导学生说说马路之间的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关系时,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确定两条马路之间的平行或垂直关系,有些可以直观地发现,有些需要用直角去验证;二是,渗透一些简单的推理,如甲马路与乙马路是垂直的,乙马路与丙马路是平行的,所以甲马路与丙马路也是垂直的。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线与角》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线与角》教学设计
浏览次数: 421次|
发布日期:06-12 11:50:12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