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选修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张可久散曲二首》教学设计,
张可久的散曲作品,当时即已集成。《录鬼簿》中记载:“有《今乐府》盛行于世,近有《吴盐》、《苏堤鱼唱》”。又据《录鬼簿》胡正臣条所记,知其子胡存善曾编《小山乐府》。今所存张可久散曲集,有天一阁本《小山乐府》;影元抄本《北曲联乐府》;明李开先辑《张小山小令》;徐渭辑《小山乐府》;清夏煜《张小山小令选》;清劳权辑《张小山北曲联乐府》(为元刊本文过录本,又经校勘,增《补遗》);以及任讷《散曲丛刊》本《小山乐府》等。其作品据隋树森《全元散曲》所辑,共存小令855首,套曲9首。
二、作品分析
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
一、 题解 : 这首小令描写天台山的高与险。因其高,所以寒,以致峰攒白雪,水挂冰帘;因其险,所以峰如剑,崖如悬,又招来哀猿、杜鹃、飞廉。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二、译文:尖削的山峰像闪着寒光的宝剑聚集在一起,悬崖上挂着一张张冰帘。倚着树猿猴哀鸣飞跃戏耍在云间。杜鹃鸟凄厉鸣叫,吐着血华,阴洞里狂风在怒吼。但是比起人心的险恶,山算不上危险。 <BR
三、思考:《天台瀑布寺》写景与议论紧相结合,对现实人生作出深刻的思考。请说说作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散曲别具一格,它借写景来讽刺世情(揭露险恶的人心)。开头两句写天台山的险峻高寒,中间三句极力渲染悲凉凄厉的气氛,末句点明“险”字,却不是山,而是“人心”。
四、艺术特色:
景物描写与人生哲理思考结合。
正宫·醉太平·无题
一、题解:醉太平:正宫调曲牌,又名“凌波曲”。
二、译文:世人都嫌命运困迫,有谁见钱不亲?圆滑得就像那水晶丸,进入麦糊盆,才沾得边缘就滚。文章可以糊成盛钱的囤,宅院可以改成害人的迷魂阵。清廉人被贬成糊涂睡馄饨,还不如胡芦提安稳。
三、思考:
1、这首小令的主题是什么?透过这首小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处世态度是怎样的?(这首小令辛辣地讽刺了不择手段追求金钱的无耻之徒,揭露了世俗风气的腐败,指出贪财是世风腐败的根源。作者痛恨丑恶的世风,不甘同流合污,只求独善其身。)
2、分析曲中“水晶环”这一意象有什么深刻的含义?(清白纯洁的人一进入污浊的社会环境,沾染恶习,就会同流合污、营私舞弊起来。)
3、请解说五六七句“文章糊了盛钱囤,门庭改作迷魂阵,清廉贬入睡馄饨”的意思和特色。 (这三句的意思是:读书写文章,本应经时济世,沾溉后人,可现在竟成了升官发财、狗苟蝇营的手段;门庭本是用以接待亲友宾朋之地,可现在竟变成专门坑害别人的陷阱,设置机关的场所;清正廉洁的人本应受到晋升褒奖,可现在竟被贬斥打击,让你倒在地上站不起来。这三句鼎足对,音节可铿锵,语调冷峻,辛辣的讽刺中充满愤激不平之气,不仅对拜金主义者之卑劣无耻极尽嬉笑怒骂的谴责,同时对社会上是非颠倒,贤愚不分的现象,也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鞭挞。)
四、表现手法
此曲主要运用比喻和鼎足对的手法进行讽刺。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张可久散曲二首》教学设计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张可久散曲二首》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张可久散曲二首》教学设计
浏览次数: 751次|
发布日期:10-05 21:45:56 | 高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