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知识大全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汉魏晋三首》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汉魏晋三首》教学设计

浏览次数: 662次| 发布日期:10-05 21:45:56 | 高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选修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汉魏晋三首》教学设计,

汉魏晋诗三首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研读课文,理清诗歌结构,通过意象评析深入理解诗的内涵,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分析,整理诗歌思想感情的展开过程,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诗歌欣赏,使学生理解诗人的思想状态,批判地吸收有益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理清诗歌结构,通过意象评析深入理解诗的内涵。
教学难点:诗歌思想感情的展开过程的理解。
教学方法:诵读、评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提读课文,组织学生评议朗读效果(感情表达)。
2、分别说说三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3、试阐述你对三首诗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法的理解。
二、理清诗歌结构,赏析诗歌意境
1、《迢迢牵牛星》赏析
⑴诵读诗歌,理清结构 
诗歌起首两句描写环境,中间四句描写织女,最后四句点明离别的根源和哀怨:诗中充满着浓厚的浪漫气息,将神话和现实和谐地结合起来。全篇十句有六句以叠词起头,使诗具有很强的音乐节奏美感。
结构图:两星现状→织女的相思→分离的痛苦
  这首诗是秋夜即景之作,借写织女隔着银河遥望牵牛的愁苦心情,实际上是比喻思妇与游子相思,抒发人间别离之感。
⑵诗句的品味揣摩
①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迢迢”,写出了遥远;“牵牛星”,在银河南岸;这是从织女星的角度看的。“河汉”,银河;“河汉女”,织女星,在银河的北岸,与牵牛星隔河相对。由两颗星隔银河相对的天相,先用“迢迢”二字将牵牛星推远,以下就织女星写出许多情致。这是从远景写起的。开头两句是环境描写。秋夜星空寥阔明净,对幽闺思妇来说,最容易触动她们的别绪离愁,把她们引入碧海青天的梦幻世界;而银河两旁的牛女双星的方位和有关双星的故事传说,更使得眼前景物和离人的现实心情很自然的结合起来,丰富了这一梦幻世界的内容,也给诗作渲染上了一层凄丽的悲剧色彩。
②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这是一首思妇词,所以就从女方着笔。景象由远渐近,并由此而生情。织女是织神,在神话传说中,天上绮丽的云霞,都是她手指下精巧的成品,可见人们对于她一双纤手有着如何美妙的幻想,而诗人通过想象把她形象化的表现出来,并且是那样的美,那样的富有诗意。
③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为什么她在终日“札札机杼”声中却织“不成章”,“泣涕如雨”呢?下面一句回答了这个问题。情感的相思与现实的阻隔是导致这场悲剧的原因。那银河又清又浅,相距也不很远,可就是不能相会。④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盈盈”是水清且浅的样子;“脉脉”,写含情相视的样子;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揭示出现实与相思的尖锐矛盾。景情并生,哀怨而动人。这是最后两句,水到渠成地鲜明地提示出矛盾,情景交融,哀婉动人。
⑶叠音词的魅力 
  这首诗在十句中有六句用了叠音形容词开头,“盈盈”是星空的距离,“皎皎”是星空的光线,“纤纤”是手的形状,“札札”是机的声音,“盈盈”是水的形态,“脉脉”诗人的神情。同是叠音,表现对象却各不相同,然而又都显得确切不移、自然生动。同时,叠音词的运用,增添了音乐美,加上句句押韵,随韵成趣,情趣盎然,使诗篇更具浓郁的抒情性,自然而又深切地表现了景中情、情中景。 
⑷理解诗篇的内涵 
  诗篇借写织女隔着银河遥望牵牛的愁苦心情,实际上是比喻思妇与游子相思,抒发人间别离之感。联系《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时代氛围特征及其所表现的对现世人生的思维深度,可以说,诗篇在表现思妇与游子相思,抒发人间别离之感的同时,深深流露的是对美好人生与理想的憧憬,是对这种人生与理想不能实现的叹喟,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悲凉。 

[1] [2] [3]  下一页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汉魏晋三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