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雷雨》教案2

《雷雨》教案2

浏览次数: 497次| 发布日期:09-07 18:55:27 | 高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选修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雷雨》教案2,
    由此看来,保留家具也好,记住生日也罢,在没有触及周朴园现实利益时,是真情的流露。一旦触及他的利益,便成了掩盖虚情假意的借口。真情在利益的驱动下也变成了假意,假意又在真情的幌子下得以表演。
    (解说:此题的解释仅供参考。长期以来对周朴园爱不爱鲁侍萍的问题,就是一个争议较大的话题。周朴园的性格特点其实不太好把握,因为他是一个性格矛盾的人。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不应有固定的答案模式。建议课堂上让学生畅所欲言地展开讨论)
    (5)品读鲁侍萍与周萍母子相见的段落,思考侍萍因何欲言又止?
    明确:在周萍打了鲁大海两个嘴巴后,鲁侍萍对周萍说:“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这断断续续的一句话,道出了人物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鲁侍萍迫切想见到自己阔别三十年的儿子,却没想到竟看到了如此令人痛心的场面。她的感情由“想念”一下变成了“愤慨”。因为一道森严的阶级壁垒已经横在她面前。阶级的对立,使她再也不能叫出“萍儿”这个长久在心底呼唤的名字了。
    (6)学生默读周朴园与鲁大海相见的场面,思考父子因何反目成仇?
    明确:鲁大海是作为工人代表来同资本家周朴园谈判的。尽管周朴园已知道他是自己的儿子,但在亲情与阶级利益面前,他选择了阶级利益。于是他摆出了资本家对待工人的傲慢而冷酷的面孔。见到大海后,他不愠不躁,故意用挑逗的口吻戏弄大海:“你叫什么名字?”“你有什么事吧?”接着,又亮出电报、合同,证明矿工已复工,谈判代表已签字,并狠狠地宣布开除大海。由此可看出,周朴园对待鲁大海的态度完全是一个阴险的资本家欺压工人的态度。这说明,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就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关系,他们的矛盾自然就是两个阶级的矛盾。
    2.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1)精读有关周朴园的对话部分,找出能体现其性格特点的话,分小组讨论。每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并把对周朴园性格特点概括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师生共同梳理。
    明确:①第一场中,我们看到,周朴园向鲁侍萍打听“梅小姐”的“坟墓”等,让人感到他依然怀念已死的侍萍,但在对话中他却谎称侍萍是“贤慧、规矩”的“小姐”,而且只跟他“有点亲戚”关系。从这前后矛盾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周朴园实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高贵门第”和“老爷”的“尊严”,为了美化自己,并掩盖其对侍萍始乱终弃的卑鄙行径。因为在他看来,同女仆有点什么“关系”是可耻的,有损自己高贵的门第。
    ②当周朴园认出面前站着的正是自己“朝思暮想”的侍萍后,就立即扯下虚假的面具,由对侍萍一片“深情”转而凶相毕露。“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等一连串的对话就足以说明,他是一个卑鄙的伪君子,一个浑身散发着铜臭的冷酷的资本家。当然周朴园的性格也有其复杂性,他对鲁侍萍的感情不全是虚假的。他不忘旧情,保留旧家具,旧习惯,穿旧雨衣、旧衬衫,一听到侍萍的无锡口音,便急于打听“梅小姐”的事情等,在某种程度上看,这是他感情的真实流露。因为他后来的家庭生活很不如意,妻、儿都对他敬而远之,使他倍感孤单寂寞,他只能用回忆跟侍萍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来填补心灵的空虚。
    (2)精读有关鲁侍萍的对话部分,找出能体现其性格特点的话,分小组讨论。
    明确:鲁侍萍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她善良、正直、刚毅、倔强,一直在死亡线上挣扎,饱尝了人间的辛酸。是痛苦的经历把她磨炼得坚强勇敢,同时使她对现实的残酷有了较清醒的认识。虽然她对周朴园的真正了解有一个发展过程,她的善良的天性曾使她一度对其产生过某种程度的轻信和谅解。但是,她从周朴园的前后行为的变化中,终于看清了周朴园的险恶本性,清醒地意识到周、鲁两家人之间横亘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阶级的鸿沟。于是她毅然撕碎支票,表示了她对周朴园这个卑鄙的伪君子以及对不公平的阶级社会的蔑视和抗议,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表现了无产阶级的觉醒。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雷雨》教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