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浏览次数: 364次| 发布日期:09-07 18:54:27 | 高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选修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如梦令》表达了她早期少女的那种天真、率真与浪漫的情趣和心境。 
    《一剪梅》是李清照写与她的丈夫赵明诚分别对其的绵绵思念。 
    由此引导学生明白:(幻灯显示)境遇不同,诗情有别
    进一步引导:还有其他影响诗歌情感和诗歌风格的因素吗?
    学生思考发言。其他学生及时纠错和补充。
    明确:另外,诗歌能反映特定时代的风气和时代精神。我们在全面了解了作者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之后,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内容以及作品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如同为离别诗,汉末多离别的哀怨,而盛唐普遍呈现乐观的基调。
    (幻灯显示)时代不同,精神迥异
    总结归纳: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这就是“知人论世”是欣赏方法。(幻灯显示)
    我们在欣赏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2、境遇不同,诗情有别(诗人一生的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写于不同时期、地点的作品,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感情基调和旨趣。)3、时代不同,精神迥异。
    第二课时
    一、自主鉴赏 
    下面,请大家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自主赏析本单元的一首杜甫诗歌《蜀相》(打开课本P14) 
    ①朗诵全诗,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如何? 
    明确:感伤的、叹惋的。   
    ②诵读指导: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伤的、叹惋的,那我们在诵读时该怎样来表现呢?是读得快还是读得慢,是读得激昂还是读得低沉? 
    明确: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③诗歌中最能表现出诗人感情的是哪些诗句?是前半首还是后半首?  
    明确: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④这两句诗歌主要的意象是什么? 
    明确: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和“英雄”的人物形象。 
    ⑤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有何特点? 
    明确:“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老臣心”写出了诸葛亮的忠心报国。 
    ⑥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呢? 
    明确: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朗读提示:要读得放一点,带赞颂的语气。) 
    ⑦诸葛亮虽然雄才大略,功业昭着,但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的写下了下面的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中的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⑧这里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是成功的英雄还是失败的英雄,是指成就了事业的英雄还是指壮志未酬的英雄?  
    明确: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四十多年后,中唐时革新派首领王叔文在“永贞革新”失败时就曾吟诵这两句诗抒怀;几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因国事忧愤成疾,临终时也是吟诵这两句诗,三呼“渡河”而逝。这些都说明了杜甫这首诗的成功,显示了杜诗的魅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