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浏览次数: 364次| 发布日期:09-07 18:54:27 | 高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选修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推荐作品  《一剪梅》
    教学目标:
    1、 感受意象美和意境美,了解李清照词的婉约风格                    
    2、体会作者生平遭遇与创作的密切关系 
    3、利用开放性原则培养学生再造意境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鉴赏作品的意象美、意境美、韵律美、音乐美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补充空缺意象、再造意境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原则:开放性原则 
    教学方法:联想法      比较法 
    教学准备:CAI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教程: 
    一、诗画导入 展示一组CAI画面:溪亭日暮、藕花深处、归舟争渡、惊飞的鸥鹭 
    师:(明示画面中的意象)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学们看到这些画面能想起初中学过的哪首词? 
    生:李清照的词《如梦令》。 
    师生齐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师:(启发)词中写的是作者少女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开朗愉快的心情。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啊。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变迁,女词人还能一如既往地做个快乐天使吗?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学习作者的另一首名篇《一剪梅》。(屏幕显示课题) 
    二、研习新课 
    1、范读比较:(屏幕显示)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师:(启发理解)这两首词在内容上有哪些不同? 
    (提示)粗读可发现: 
    景物时令——前写夏景,后写秋景; 
    作者年龄——前为少女时期,后为少妇时期; 
    感情基调——前愉快开朗,后细腻深婉。 
    师:(提示)女词人初婚不久,思念外出的丈夫赵明诚 
    2、清理思路、赏析意境 
    上片:词人舟中所想  →  下片:回到现实 
    分析理解:感悟意象美和意境美。 
    上片:写女词人独居生活——舟中所想 
    红藕香残:以点代面——透露秋景的冷落、萧条, 
    独上兰舟:背面敷粉——如果能与丈夫一同划船该多好啊! 
    云中锦书:相关联想——猜想丈夫的信该到家了, 
    月满西楼:生发想象——仿佛身处西楼,望月计算着丈夫回家的日子。 
    下片:写女词人由想象回到现实 
    花飘水流:    移情于物、借物抒情——韶光易逝青春难再啊! 
    一种、两处:直抒胸臆——合写夫妻双方此刻望月思人的心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