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免费下载,http://www.yf1234.com
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之二,
对牧牛人------是银行里赤字的坏兆头
对于猎人------是狼牙抵制弹丸的挑战。(打狼)
问:作者是怎样概括他们的反应的?
明确:“明显的直接的希望和恐惧.”
问:除了这些事物,还有什么也有感受?是怎样的感受?
明确:作者进而指出,在浅层的希望和恐惧之后,还有更深刻的、只有这座山能听懂的含义。
因为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客观地听取这声狼嗥。
我们从中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和思考?我们应该体会到,人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的角度来看,我们不比一座山更高明。我们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和一座山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并无二致。因此我们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爱护生态。
除此以外还有一般的人和作者“我”。
2)生读4~6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如何得到“大山能够听懂狼嗥的深层含义”这一认识的?(即作者对狼的看法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明确:“在那些年代里,我们还从未听说会放过打死一只狼的机会那种事。”
“当时我很年轻,而且正是不动扳机就感到手痒的时期。那时,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
“自我看见一只狼死去的那一天”
“闪烁着的,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
“在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
“看到这垂死时的绿光时,我感到,无论是狼或是山,都不会同意这种观点。”
3)(生读7~10自然段)
1、作者原本认为“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猎人的天堂”当人们一个州接一个州地消灭了它们所有的狼后,天堂出现了么?出现了什么情况?
明确:破坏的草原很难恢复。牧牛人猎杀牧场上的狼是取代狼用以调整牛群数目以适应其牧场的工作。
2、面对那一座座无狼出没的山,利奥波德开始像山那样思考。他想到了什么?
明确:正是因为鹿群在对狼的极度恐惧中生活着;山就要在对它的鹿的极度恐惧中生活。
牧牛人猎杀牧场上的狼也不是好事;
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
我们憎恶狼,是因为它伤过过人类,我们对此总是念念不忘,但我们反过来想想,我们人类伤了多少只狼呢,却不曾有人提起。我们总讲人类有情,有怜悯心怀,讲求“道德伦理”,但当十余种狼在地球上永远的消失,当T型台上的裘皮大衣满世界的招摇时,我们还有何面目向大自然说人类敬天惜物?人类终究会为这一切付出高昂的代价的。
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之二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我们吃!我们吃!当地球上只剩下了石头,吃!当天空只剩下了沙尘暴,吃!当海洋中只剩下了红潮,吃!当动物只剩下人类同胞,通吃!面对我们——最嗜吃的民族,就是蝗虫也要给我们让路。
我们吃!我们吃!化肥催生的粮食庄稼,吃!农药助长的水果蔬菜,吃!假冒伪劣的肉食烧腊,吃!过期变质的糕饼豆奶,通吃!我们的血毒了肝硬了,我们的大脑也生病了。
我们吃!我们吃!鸡鸭咳嗽我们喷嚏,吃!猫鼠发烧我们感冒,吃!终于吃来了可怕的萨斯,吃!
3、思考:狼嗥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内涵呢?(它想告诉我们什么?)
。保护生态平衡刻不容缓。
。呼唤人与万物之间的平等相处、和谐相处。
。饱含着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
4)小结——为什么我们要像山那样思考?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大自然,怎样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投影打出问题]
明确:“像山那样思考”是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方式的良好建议,是这种建议的诗的表达方式。作者的真正用意在于,让人们意识到,由于人类一直把自己看成高于一切的自然的主宰,已经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对动物的捕杀已经造成了草原和高山植被的无可挽回的退化。自私而又自大的人类,是在付出生态环境恶化的代价后换取了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人类没有像山那样对待自己同大自然的关系。
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之二
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之二
浏览次数: 527次|
发布日期:09-07 18:53:40 | 高一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