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人教版语文高一年级《勾践灭吴》教学设计之一

人教版语文高一年级《勾践灭吴》教学设计之一

浏览次数: 208次| 发布日期:09-07 18:53:09 | 高一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免费下载,http://www.yf1234.com 人教版语文高一年级《勾践灭吴》教学设计之一,
  紧接着上面这段甜言蜜语之后的一段软中带硬、硬中有软的外交辞令理为传神。
  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李,沉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
  这段话也是文种说的。最后两句的意思是说:吴王如果不饶恕越国的君民,那么将有全副武装的名兵士候您(字面上是伺候,实际上是拼死战斗),那岂不是伤害了您所钟爱的越国兵士了么?明是要与吴国拼命使双方都有损失,却偏偏说吴国的损失还包括他们杀死的越国兵士,因为越国兵士也是吴王所钟爱的啊!说恭维别人的话,说到了这般光景,真是说到家哩!

人教版语文高一年级《勾践灭吴》教学设计之一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总结、扩展 
《勾践灭吴》通过越王勾践在战败以后,忍辱求和,用“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政策,富国强兵,最后打败吴国的故事,深刻指出,要取得战争的胜利,不仅要有正确的战略战术,
更主要的是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人心的背向。文章也歌颂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可贵精神。

  《勾践灭吴》总结的历史经验教训是相当深刻的,细想想,对于今天有那些借鉴。

            第三课时

  一、明确目标

  总结全文,概括写作特点,归纳古代文化常识,扩展知识。

  二、整体感知

  《勾践灭吴》在以朴实无华而著称的《国语》中别具风采。它不仅仅是一篇真实的历史的记录,有着深刻的历史教训供后人借鉴;而且还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有感人的艺术想力。作者运用详略得当,使文中所历时长达20年的历史,脉络清楚,主题突出,人物形象鲜明,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巧妙地把关,越两国加以比较,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如最后,写夫差向勾践求和,其语调、内容与文始文种代表越王向夫差求和时的话基本相同,人们自然会想到,曾几何时,吴、越的地位已有彻底变化,人们也注意到,二者求和的心清是完全不同的。文种的求和,是越国君臣的深思熟虑,是权宜之计,是兴越灭吴的准备。夫差的求和是一时的苟且偷生,两厢比较夫差自然相形见细。另外上,文中外交辞令的巧妙传神,也确别具风采。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以训练式,分类归纳古汉语常识。

  1.通假字

沈金玉于江  沈——同“沉”,句意是,把金玉宝物都沉到江里。

仇雠敌战之国也  雠——同“仇”,句意是,是互相仇视、敌打、交战的国家。

不可失也已  已——同“矣”,句意是,不可以失掉。

令壮者无取老妇  取——“娶”。句意是,规定青年男子不许娶老年妇女。

将免者以是  免——“娩”,生育,临产。句意是,妇女将要临产时向官府报告。

公令毉守之  毉——“医”。句意是,官家就派医生看护她生产。

絜其居  絜——“洁”。句意是,收拾干净他们的住所。

吾请达王甬,句东  句——“勾”。句意是,我请求把你送到市,旬以东的地方。

而为弊异宸宇  弊——“敝”。句意是,做吴国的庇护者。

  2.古今异义词

敬得闻子大夫之言  子,尊称。现常用于人的通称,或专指儿子。句意是,如果能够听到大夫您的话。

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去,离开。现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句意是,夫差与文种达成和议而离开了越国。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中原,原野之中,现常用于“中原地区”。句意是,因而使百姓的尸骨暴露在荒野之中。

寡人请更  请,请允许我。现常用于请别人如何。句意是,请允许我改正。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人教版语文高一年级《勾践灭吴》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