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业的措施,这一内容既是本框题的重点又是热点。面对我国发展农业的严峻形势,要彻底改变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必须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在讲明课本涉及的知识点的基础上,还要结合事政热点进一步讲解这部分内容。如改变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改变农业生产布局,退耕还林还草;改变农产品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改变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实施城镇化建设;要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由过去的人收费,改为现在的法收税;扩大农民增收渠道等等。
最后,介绍了有关乡镇企业的知识。这部分内容是社会热点问题。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三大创举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乡镇企业自身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由于没有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加以改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如设备陈旧,技术落后,资源浪费,产品质量差,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严重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使乡镇企业的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时期。国家主席江泽民多次提出要重振乡镇企业的雄风。结合这样一个热点背景来讲解乡镇企业的重要性会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二、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教法建议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在讲解这两个概念时,可以分小组分层次进行。首先课前布置作业,由第一小组学生去图书馆查找我国近些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数字材料以及我国、韩国、美国等国家近些年三大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并作成课件。在此基础上,课堂上将第一小组学生查找的第一组数字以课件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马上就会发现两个数字不一样,得出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这两个概念间的区别。这部分内容主要由第二小组的学生做最后的分析、总结。然后采取全班讨论的形式谈谈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这两个数字有没有实际意义?有什么实际意义?这部分内容主要由第三小组的学生做最后的分析、总结。最后,把第一小组学生查找的第二组数字以课件的方式展示给学生,通过这个表格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从表格中发现问题——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问题。把这个问题主要交给第四小组的学生回答。
在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这一教学重点讲解时,在教法上有以下建议:
可采取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探究的主题是“当代中国有没有必要进一步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 利用探究的结果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当前发展农业的紧迫性,使其进一步明确要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讲解这部分内容,也可采取全班学生在一起谈“观后感”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教师课前准备好我国农业发展滞后性(扩展资料)的几组数字材料,将其制作成课件,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们通过材料,通过其他同学观后的感想认识到我国发展农业的紧迫性,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这一地位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只能加强。通过我国农业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经验,进一步论证必须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
如何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是本框题的又一教学重点。在讲解这一教学重点时,建议进行“我为农业的发展出谋献策”的讨论。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可以首先播放一些相关录像片断启发学生的思维,但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录像中涉及的观点,要敢于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独特又切实可行的好方法。学生发言后,教师应汇总学生的观点。学生没有涉及到的内容要讲清,学生提出的新观点应予以讲评并加以鼓励。
三大产业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三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