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政治教案高一政治教案三大产业

三大产业

浏览次数: 737次| 发布日期:06-12 13:48:34 | 高一政治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一政治教案,高一政治教案免费下载,高中政治教案,http://www.yf1234.com 三大产业,
,通过教育推动国家现代化的例子。

  在讲第二点意义之前,先拿出一道讨论题要求同学们发表意见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分析出第二点意义。讨论题是:我国在五十年代的时候,人们的经济生活贫困窘迫,但社会的犯罪率比较低。现在生活富裕了,但社会问题越来越多。以北京为例,犯罪率居高不下,据调查犯罪分子中刑事犯罪分子大部分都是无业人员。你认为犯罪与就业有关系吗?是一种什么关系?根据中国目前农业现有1.2亿剩余劳动力,城镇有大量下岗工人的国情,应该把这些剩余劳动力安置到哪些行业去?

  引导学生明白:犯罪与就业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据统计如果失业路为5%,就是充分就业;为7%—8%,社会可以承受;超过10%社会就会不稳定。我国在五十年代实行的是低工资,多就业的政策,失业成隐性化。伴随着改革以及减员增效,使这一隐性失业明朗化,我国现在的失业路为7%,因此犯罪率较之从前就高。根据我国的国情,剩余劳动力应主要转移到第三产业去。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它行业多,门类广,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行业并存,能够吸纳大量的和不同层次的各类人员。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吸纳150多万人就业。

  第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谈谈第三产业的发展给你带来了那些好处(要求学生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说明)?从而充分论证第三点意义。

三大产业由www.yf1234.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教学建议

一、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教材分析

  本框题既是第四课的教学重点,又是全本书的重点知识。所涉及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科教结合,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不但在本框题中,而且在全课书中都是重中之重。本框题在第四课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它既看到了本课书与第三课书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为本课书后面几个框题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关于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分类、比重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发展状况可以通过它们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分析出来。通过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我们可以看到,三大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是本框题的第一个重点。这部分内容从理论角度来看,道理浅显,并不难理解,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心存疑点。例如有些学生认为国民经济三大产业之间有比例关系问题,在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中所有发达国家都是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高,以1996年为例,美国是72%,英国66%,日本60%,韩国51%,甚至连一些比较贫穷的国家其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也比我国高,越南是42%,蒙古是34%,而中国只有30%。在人类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中国是否有必要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还有的学生列举出新加坡的情况。新加坡是亚洲的经济强国,1996年它的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比重依次是一产0,二产36%,三产64%。新加坡没有农业,经济照样强大。我国发展农业困难重重,尤其是加入WTO后,更是举步坎坷,因此中国政府有没有必要强调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发展农业等。针对上述等问题,应该紧紧结合我国的国情讲解,从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从我国农业发展缓慢,制约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从我国正反两反面的经验看农业的基础地位。另外社会上“有钱就有粮,无粮也不慌”的观点在学校中也得到了一部分学生的认同,针对这一疑点,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讲清:第一我国与新加坡的情况是不同的,新加坡人口少,靠粮食进口就可以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而我国有十三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要解决吃饭问题依靠外购是不可能的;其二中国的吃饭问题要依靠别的国家来解决,必然受制于人,失去国家自立的基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三大产业

《三大产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