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三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设计,http://www.yf1234.com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时间与数学》教学设计,
师:又节约了3分,你真棒!
(下面的学生显得很不服气,并跃跃欲试地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作为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和时间。)
生4:我还有一种最节约时间的方法。就是在烧开水的同时擦地,用去8分,那烧开水还有2分,就接着洗2分茶杯。等开水烧好后再洗3分茶杯。一共用了13分。
师:你真会利用时间。
生5:我和他思路差不多,也是用了13分,但是我是在烧开水的同时先洗的茶杯5分,再接着擦地。
师:(问其他的同学)你们觉得他的方法怎么样?
生6:他们很聪明,想的方法很节约时间。
师:这些设计都是合理的,(生4)和(生5)的想法为小红节约了不少的时间,有哪些同学和他们想的一样啊?(很多人举手)你们都是很有时间概念的小朋友。
(评析这一环节关注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过程,并给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时间,形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并借助电教媒体,将抽象的数学思维过程用有形的示意图表示出来,帮助学生体会到统筹的数学思想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中的科学性,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节约时间的观念。)
(四)喝水的问题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在教材中被安排在第2的位置,在本课教学中我把它放到了第4个环节。这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材进行的处理。这样设计是希望它发挥两个作用:第一,对知识技能与解决问题方法策略的一个综合运用。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不仅要用到时间的知识来计算,还要想怎样计算比较好,这体现的是数学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第二,要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这一环节学生通过估算,对节水问题进行合理的推测。引起他们对用水、节水问题的注意,从而为过渡到第五个环节作好铺垫。这样处理教材是符合学生学习规律性的,也体现了新课程中倡导的教师是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1. 情境创设(CAI展示情境内容):小红为阿姨倒了茶,她们开始聊天了,阿姨告诉小红,像你们这样的小朋友一天至少喝5杯水。
2.提问题,并计算。
师:听到这个信息,小红想到了很多数学问题,你们猜她想到了什么?
生1:她可能会想到,2天喝几杯水。我知道答案,2天喝10杯水,因为2乘5等于10。
生2:我猜她想知道,她一个星期喝多少杯水?
师:多少?你知道吗?
生2:知道,35杯。因为一个星期有7天,每天喝5杯水正好喝35杯。
……
生3:她想知道,我们一个月可以喝多少杯水?
师:你知道吗?
生:我可以算出来。
师:怎样算?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我不知道要算哪一个月的啊!因为我们学过月份有大月和小月,大月和小月的天数不同,喝水的杯数是不同的啊!
生:还有2月更特殊。
师:你们想得很周全,那大月多少天?小月呢?2月呢?
生:(略)
师:一般来说,如果没有特别指出是哪一个月,我们可以按照每月30天来计算。那一个月至少喝多少杯水呢?
生:150杯(算法略)。
师:那半年呢?一年呢?你会算吗?
(学生在作业纸上计算)
汇报算法。
生1:一月,30×5=150(杯);半年,150×6=900(杯);一年,900×2=1800(杯)。
(想法略)
生2:一月,30×5=150(杯);半年,30×6×5=900(杯);一年,900×2=1800(杯)。
生3:(分上半年和下半年算的,算法略)。
3.小结。
通过计算我们看到一个小朋友一年就要喝1800多杯水。那我们国家有13亿人口,如果一起喝上10年、20年、5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呢?那得消耗多少水啊!
生:说出自己对这个结论的简单看法,体会到要节约用水,爱惜资源。(具体说法略)
师:一天浪费一点点水,时间长了就会造成巨大的浪费。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爱惜水资源。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时间与数学》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时间与数学》教学设计
浏览次数: 909次|
发布日期:10-05 21:45:56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