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免费下载,http://www.yf1234.com
人教版语文高一年级《名人传》教学设计之五,
2、作品介绍
《名人传》是《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他们均创作于二十实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没有拘泥于对传主的生平作琐屑的介绍,也没有一般性地追溯他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把握这三位艺术家的共通之处,着力刻画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的笔墨协作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承担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
罗曼·罗兰的这篇序言与他的〈贝多芬传〉同样著名。他记录了罗曼·罗兰的思想历程,同时也反映了自己的形象:对人类前途坚定的信念,对于人的至善的和求,在探索光明的道路上与困难和苦难战斗的勇气。
三、结合课文内容,在学生自行研读的基础上,设计探讨性问题,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1、《〈名人传〉序》开头题记引用了贝多芬的一句名言:"我愿证明,凡是行为高尚与善良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有什么作用?
[明确]暗示文章的主题。不甘平庸的人都要担当患难,要担当患难就必须高尚和善良。
[教学提示]学生在这里未必能够把这句话跟文章的主题联系在一起,可以暂时把问题搁置,在全面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英雄观之后再反过来回答这个问题。
2、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一到三自然段。
[教学提示]本部分解决作者为什么创作〈名人传〉。可以跟学生的预习相结合。
第一部分(1-3)写作《名人传》的时代要求——-应时代与斗争的需求,写《名人传》献给受难者。
作者认为,现实的欧洲是一个平庸的时代,"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作者这样评价欧洲,并不是指欧洲当时的工业水平、生活质量、科学、艺术成就等方面,而是特指作者界定的精神亡的"自由"。作者认为欧洲已经沉陷于"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的氛围中,功利主义的盛行已经"窒息"了欧洲的生命。人人追求功利,造就了一个平庸、沉重的时代,这是像作者这样崇尚精神、鄙视物欲的艺术家所不能容忍的,他已经感到"周围的空气多沉重",无法呼吸。
人教版语文高一年级《名人传》教学设计之五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再看看和自己一样"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他们的生活是"一场无日无之的斗争"。斗争的对象是无形的:孤独、静寂、贫穷、日常的烦虑、沉重与愚蠢的劳作,耗尽了他们的精力,使他们再没有力量反抗平庸的生活、时代。更可悲的是,孤独的他们还"彼此隔离"着,因为世俗生活的拖累,使他们不可能过多地交往,"连对患难中的弟兄们一援手的安慰都没有,他们不知道彼此的存在。他们只能依靠自己"。谁来援助他们,谁来安慰他们,谁来带领他们走出沉闷,摆脱平庸,得到光明和幸福?
因此,时世需要英雄!
3、由创作意图引出作者的英雄观。
[教学提示]在此可以先让学生自主发言,提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是怎么样的,以与罗曼·罗兰的英雄观进行对比。
第二部分(4、5)呼唤英雄与英雄的定义,着重阐述英雄的伟大在于品格,人们从中汲取勇气。
即使平庸的时代,也有横空而出的英雄:毕加大佐和蒲尔民族说明英雄是不死的,是平庸所毁灭不了的。所以,作者期望:"让我们来摧毁时间的阻隔,使英雄的种族再生。"
西方人认为上古时代是英雄的时代,上古的民族是英雄的种族。但是作者并不是抄袭这种通常的信念。他心目中的英雄,并不是古希腊智慧绝伦的思想圣哲,也不是古罗马开拓疆土的元老帝王。"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人教版语文高一年级《名人传》教学设计之五
人教版语文高一年级《名人传》教学设计之五
浏览次数: 482次|
发布日期:09-07 18:55:00 | 高一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