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乡土情结》教学设计之三

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乡土情结》教学设计之三

浏览次数: 199次| 发布日期:09-07 18:52:51 | 高一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免费下载,http://www.yf1234.com 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乡土情结》教学设计之三,
预设学生的“发现”: 
1.崔颢《长干曲》中的乡音“吸引”; 
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做事方式、待人接物的原则会有共同之处,自然形成团体,如文学上的桐城派、商界的晋商徽商; 
3.“无绍不成衙,无宁不成市”,说明两个地方的人有不同的特长。 
二、文本研习(下) 
   同学们的“发现”体现的是不同地域的特征,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开放程度的加深,地域差异将越来越小,就像我们研习的话题“乡土情结”也在不断地演进。下面我们来研习文本的第三部分,看看乡土情结是如何演变的。 
1.全班同学按离乡的时间、空间的演进分成清朝之前限于国内的“乡土情结”、清朝起延及国外的“乡土情结”两组,分别研讨两阶段“乡土情结”的差异及具体表现。建议按性别分组,给予5分钟研讨时间。然后推代表公布研讨成果。 
2.预想研讨成果: 
清朝之前的乡土情结 
离乡的动机(有目的的离乡——开创事业、闯世界、谋生;因灾难而离乡——战争、放逐) 
离乡的结果(失落居多、少数衣锦还乡) 
清朝起的乡土情结 
离乡的动机(异域谋生、策划革命、勤工俭学等不可一概而论) 
离乡的结果(推动历史前进、与祖国风雨同舟) 
3.文本瑕疵考辩:第三部分中林则徐的例子是否可以删除? 
(主张删除的理由,是该例与文本内容游离;不删者,可强调其爱国思想,与文本主题一致。) 
4.研习文本第四部分。 
全班齐读,边读边思考:乡土情结的新内涵有哪些? 
可集体回答:有自在、有家园、有祖国。 
三、拓展 
教师范读台湾作家钟理和的小说《原乡人》结尾部分: 
其后不久,我就走了——到大陆去。我没有护照;但我探出一条便道,先搭船到日本,再转往大连。到了那里,以后往南往北,一切都随你的便。我就这样走了。我没有给自已定下要做什么的计划,只想离开当时的台湾,也没有到重庆去找二哥。我不是爱国主义者,但是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二哥如此,我亦没有例外。 
大致介绍小说情节后,再次朗读此结尾。静穆片刻,请学生齐声朗读文本第四部分。 
课后思考:作为现代公民,我们的乡土情结还可添加些什么内容?你怎么看待克林斯曼(他移居美国,却能临危受命,率德国队获世界杯季军)? 
四、小结 
板书设计 
乡土情结 
乡土情结的演进:清之前清朝起(结构要清晰) 
乡土情结的新内涵:自在、家园、祖国


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乡土情结》教学设计之三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上一页  [1] [2] 


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乡土情结》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