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设计

浏览次数: 537次| 发布日期:09-07 18:51:23 | 高一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免费下载,http://www.yf1234.com 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设计,
* 在记叙了柔石“转换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决心和作者对冯铿“很隔膜”后,连用了三个“疑心”发表议论,逐一否定了冯铿的急于事功和柔石的受人影响后,承认自己不如柔石“决定地改变”的“斩钉截铁”,既谦虚地剖析了自己“偷懒”的“伤疤”,又对比显示出柔石的进取精神。
三、第三部分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1.简叙白莽和柔石是左联的成员,表明作者和他们的关系(密切)。
  2.结构上承上启下,由被捕前的情况转到对烈士被捕遇难的记叙。
[作业]
  背诵七律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 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 学习本文组织材料、安排结构层次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检查。
1.检查第二至五部分词语(除课文已注解之外)掌握情况:
迂:拘泥、守旧,不适应形势、不切合实际的意思。课文用在柔石身上则突出他率直而不通世情,拘泥而不会变通的性格特点。
刚健质(zhì)朴:坚强有力,朴实而不矫饰。
吮血(shǔn xuè):聚拢嘴唇吸血。
仓皇失措(cuò):匆忙慌张,没有办法。措,放、安排。失措:不知怎么办才好。

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设计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yf1234.com
www.yf1234.com 隔膜(gé mó):本课指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
永诀(jué):永远分别。诀,辞别,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
信札:信件。札,古代写字用的小而薄的木片。
客栈(zhàn):设备简陋的旅馆,有的还兼供客商堆货dai办转运。栈,存放货物的地方、仓库、旅馆。
巡(xún)捕:旧时称租界中的警察。
禁锢(gù):原指关押、监禁。本课指束缚,强力限制。
被难(nàn):因灾祸或重大变故而牺牲生命。
煞了尾:收了尾。煞,结束,收束。
2 叫两位学生到黑板默写《惯于长夜过春时》,其他的在座位默写。然后参照注解加以解释、译成白话,并回答“思考和练习”二。
诗的理解: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这两句写出了鲁迅受国民党反动派迫害的困难处境。“春时”、“长夜”,点明了是在一个春天的夜晚;“挈妇”、“将雏”,表明正和家人外出避居;一个“惯”字既指明鲁迅对于敌人形形色色的残忍手段已司空见惯,对于动荡不安的生活已习以为常,又有力地控诉了蒋介石反动政权镇压革命的滔天罪行。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这两句点出了当时政局的动荡,表现了鲁迅对母亲的深爱与怀念,母亲为儿子遭受迫害的担忧。揭露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小军阀你争我夺、连年混战,不顾百姓死活的罪行。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忍看”是强忍仇恨的意思。鲁迅眼看敌人残杀革命同志怎能忍气吞声?新仇旧恨,涌上心头,他面对敌人的屠刀,在刀丛中与敌人短兵相接,毫不退缩,用笔进行战斗。一个“怒”字,是作者强烈感情的迸发,表现了与敌人不共戴天的刻骨仇恨和迎着腥风血雨前进的战斗精神。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诗写成了,但哪有发表之地?周围的现实是一片黑暗,犹如漫漫长夜。“低眉”是一个痛定思痛的形象,是一个沉思如何继续战斗的形象。“无写处”,指反动派对人民言论自由的压制,他们对革命言论“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是对反动派黑暗统治的强烈控诉。最后一句以写景作结,深化了悼念柔石等人的主题,它渲染了一种悲凉、肃穆的气氛,表现了作者处境的寂寞和心情的沉重。
  纵观全诗,既有对黑暗社会的无情揭露,也有对慈母的牵肠挂肚的眷念;既有痛失朋友的无限悲痛,也有对反动派的极度愤慨!字字流血,声声下泪。长歌当哭,又怎能不激起我们这些读者的无限呢?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