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对学生作业实行“六责任制”管理:(a)教务处学期整体监控评价制;(b)教研组学科月研讨评价制;(c)班主任各学科作业量周协调统管制;(d)科任教师作业日把关制;(e)学科代表学习组长当堂监督制;(f)家长每日作业签字把关制。
学校领导年级包干责任制——校长二三四五年级,教务主任六年级,政教主任一年级;学校领导主要学科包干责任制——校长负责语文学科,教务主任负责英语学科,政教主任负责数学学科。分工负责,强化教研组长负责制度,把好日常性教学各个环节关口,强化教学研究组长负责制,引领骨干教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教师的教学环节更加有效。可以看出,我校教师的备课更加用脑用心、注重实用,尽其能进行信息技术手段教学,音乐坚持在专用教室学习;上课更充满激情与和谐发展;辅导更着眼于实,诲人不倦;作批更加认真而细致,瞄准今后的发展;考核更适宜而注重学生的发展,积极实施家长签字把关制,使学校与家庭合力教学。学生的口语表达、计算、操作、朗读、交际、习作、演讲、唱歌、欣赏等能力获得大发展。毫不夸张地讲,河下教师现在的工作主动性、育人的责任心、事业的上进心、教研的积极性,均现强劲发展势头,并初步形成了团结协作、勤奋拼搏的河下教师精神。
(3)我校的艺术教育和第二课堂、课外活动成绩显着。在联校举办的艺术节和区青少年宫举办的艺术教育成果展示活动中,我们展出的艺术教育成果版面和14幅优秀学生美术作品,获得好评。在第24届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石晓媛、李贺、卢炎等同学分别获得区市二、三等奖。文艺节目《豫剧选段》获得联校一等奖。
(二)以校为本,提高教科研水平
(1)利用联片教研和校本研修,切实加强了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意见的学习,进一步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思想。现在,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明显地体现出了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遵循学生的天性,发展其个性。亲近学生,与学生做知心朋友,已蔚然成风。
(2)将教科研工作放在校本化建设首位。灵活、随机、规范地开展教科研活动,开展特色化的学科组“两分钟教研”活动,推进了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较大转变;提高了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本学期,我校重力在语文数学教研组组织的12次以学习应用导学案为主要内容的专题研讨活动上,有效地推动了导学案课改工作的深入发展。
(3)教研意识和行为的加强,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我们每学期组织课堂教学达标活动和学科研讨专项活动,让教师高质量备课,创新备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校又组织了专题评课活动,教导主任做针对性的专题讲座,校领导为每位教师针对性的出讲座专题,把学月反思会诊做深做透。同时积极组织教师教科研论文。
我们的教研活动主要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求发展,真正使教研活动专题化和系列化。我们的目标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先学后教精讲精练,培养自学形成习惯,最后抓起面向全体,精心备好每一节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向40分钟要质量。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教师自我反思录》和《教师听课感悟》给教师搭建了提升能力的平台;
《课堂教学两分钟随机研讨》和《学科、班级教研活动》给教师搭建了及时交流的平台;
《“新课堂”说评议反思会诊》学科教研,给教师搭建了走近名师的平台;
《学科教学质量分析反思会诊》活动,给教师搭建了学习借鉴的平台;
分月设定《教师个人课堂教学改革目标》,引领教师高质量教学;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2017年第一学期某小学学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