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竞赛获得一等奖,陈振华将参加苏州比赛。何琪老师参加体育教师基本功竞赛获得 等奖。
细化教学研究。一是健全教学研究网络。进一步加强教导处、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加强教科室和课题组建设;加强教技室和教育技术信息组建设;加强教导处、教科室、教技室工作的整合。明确不同层面教学研究工作的职责和要求,促进教学研究工作深入持久进行。二是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健全校本教研活动制度,建立课题研究实验汇报制度。教科室及时掌握各个课题组的研究情况,及时给予有效指导,建立课题研究通报制度,有计划地搞好每月一次的课题研究汇报活动。教科室对每月各课题组研究情况作一次通报。三是形成教学研究合力。教导处深入课堂认真指导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教技室指导教师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积累一批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教科室采取“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的科研方法,指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继续推行我校“三室同行、五课一稿”的教学研究模式,进一步促进我校课题研究,课堂教学和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水平整体提高。
一个学期来,全校教师已上了近100节课题实践课。有近100篇论文在市级以上发表或获奖。本学期,教科室共组织校论文评比二次、校随笔评比一次,三次共评出一等奖15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45名。挑选出的论文随笔有的推荐至各级各类杂志发表:《科学课》1篇、《教育科研论坛》9篇、《小学数学教学》1篇、《学校管理》1篇、《苏州德育研究》2篇、《昆山教育研究》10篇;有的推荐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省级获奖的有13篇、苏州市级获奖的有3篇、昆山市级获奖的有17篇。本学期校级课题研究课共上了17节,组内课题研究课上了60多节。本学期在教科研成果整理方面主要是出刊了《滴水集》和《实小教育》,同时,还组织教师论文参加全国“斯霞杯”苏教版教材小学语文论文评比、英语、科学、综合、体育论文评比等诸项评比活动,结果尚未揭晓。
本学期于3月22日和6月27日,对全校教师进行教学三项常规工作全面检查。在4月14日,市教育局教育科组织的调研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我校负责起草昆山市中年级语文多维评价的方案,在中年级部分老师的努力下,已经顺利完成了工作,为全市提供操作性较强的方案和样卷。
参加昆山市小学语文多媒体朗诵展示活动(共有6所学校)
(三)优化质量管理,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狠抓教学质量,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需要。坚持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特长培养,致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语文、数学双科合格率达95%以上,语文、数学、英语单科合格率98%以上,优秀率分别达40%、45%、40%;毕业班学生98%以上达英语口语测试合格水平,并掌握英语常用口语100句,继续有计划地开展“双语实验”。在教研室5月31日对全市的学科质量抽测中,我校五6班语文取得了第一名好成绩。
学科竞赛初显成效。建立学科竞赛制度,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
参加省小数报五、六年级决赛,取得优异成绩。其中,五年级有四人获得二等奖,三人获得三等奖;六年级有三人获得一等奖,五人获得二等奖,一人获得三等奖。施玲凤、杨小芳、翁春芳、周贤鑫四位老师获得江苏省《小学生数学报》编辑部颁发的优秀“辅导老师”称号;同时学校也荣获优秀组织奖的奖牌。
组织文学社学生参加“全国校园文学大赛”,四(6)班陈子颖、四(2)班欧阳舒泰、五(4)班郝昕和六(2)班李欣琳获得一等奖,其作品发表在《我的世界》。组织我校学生参加“全国创新作文大赛”,四(6)班陈子颖、曹佳瑜、五(4)郝昕、于楚楚和六(2)金熠杰获得一等奖,另有十八名学生获得二、三等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2017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