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他们的文化与习俗
学会尊重其他民族和文化。对一个人的尊重态度包含着对他的民族、文化、宗教、习俗和对他的独特个性品格的尊重。每个民族、每种文化、宗教和习俗都具有它的独特性与尊严。养成平等尊重的对待其他民族与文化的态度。
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懂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具有不同民族、文化、宗教与习俗背景的人交谈和沟通,养成开放的心胸和态度。学会以理解和尊重的态度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交往。
树立和平的思想。明白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交往应该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并以完全平等的地位进行磋商,以期寻求一种共同的基础,而不是诉诸于强权或武力。明白和平文化的内涵——和平文化是体现并依据以下各点的一整套伦理价值、美学价值、风俗习惯、对他人的态度、行为和生活方式:尊重生命,尊重人,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摈除暴力;承认男女权利平等;热爱民主、自由、正义、团结、宽容、接受民族间和国家间、种族、宗教、文化、社会群体之间及个人之间的差异和谅解的原则。它意味着要有各种文化、意识形态和信仰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接受的精神。
按照课程标准的上述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达到如下基本要求: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现实,每一种文化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以平等的态度、开放的胸襟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
www.yf1234.com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对待其他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学生在头脑中树立起和平的理念,形成和平文化的观念——和平文化是信念的集合体,是一种道德,一种个人和集体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为人处世和做出反应的方式。在这一和平文化中,家庭和社区,以及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对话、相互认识和磋商将代替暴力。
活动建议
配合2.1(即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这一部分,可以采用以下活动建议: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自己是如何爱护自己的家庭环境,如何帮助父母和关爱父母,分享快乐与经验。还可以采用情境模拟法,把家长请来或让几个学生扮演家长的角色,用具体的情境来说明他们是如何解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或者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堂演讲,用说故事的方式来说明自己的经验。在活动的进行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评价,引导学生养成正确地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方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二、交往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