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政治教案高一政治教案课堂管理行为

课堂管理行为

浏览次数: 655次| 发布日期:06-12 13:47:23 | 高一政治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一政治教案,高一政治教案免费下载,高中政治教案,http://www.yf1234.com 课堂管理行为,

讲授过程的控制。教学中教师传授知识是凭借讲解、板书、教具等方式向学生发送信息,学生则是利用自身的感官来接收信息。教学信息经学生大脑处理后,学生则以各自的表情、语言、动作将教学效果反馈给教师。教师在讲授同时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来捕捉学生反馈信息,以随时修正讲授速度及方式。

第一,教学主现性的控制。教学中偏离正常轨道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离轨”往往由于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一些自身的失迭现象造成。因此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应板书科学、举例生动、表述精要、作图清晰,切忌东擦西抹、见缝写字,或写错、说错,或手口不一。

第二,教态的控制。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联结是指一定的刺激必然引出一定的反应(即:S—R)。教师的讲授方式能刺激学生而唤起某些反应,教学中教师是信息的发送者,具有主导作用。因此教师的随心所欲、海阔天空、目中无人或过于滑稽的教态(S)只能引起学生离轨的行为(R),这对维持教学系统的有组织性是非常有害的,必须加以控制。

(4)纪律控制

师生共同管理纪律。控制纪律不是教师和学生为了控制对方而采取的手段,课堂纪律是教师和学生及学生间所相互影响的结果。纪律的波动会直接影响教师和学生两个系统对教学信息的输入、接收和反馈,因此课堂纪律必须由师生的共同努力来管理。

第一,增强学生的相对独立性。如果学生这个子系统的功能完全依赖于教师这个子系统的指令,它便失去了独立控制的作用。而当把学生分为3~5人一组,让他们在小组中自由围绕教学任务活动会比全班集体活动更能吸引住学生,纪律就会相对易于控制。

第二,师生和谐交往是有效地控制纪律的关键。无论从个人或集体意义上说,师生间的热情和融洽的关系是建立良好纪律的基础,这种关系是保持良好纪律的主要媒介。整个教学控制系统中,师生间信息交流越频繁,越能使系统维持稳定,整个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就越能保证。

(六)控制课堂行为的五种有效方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课堂管理行为

《课堂管理行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