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教师的教学威信
赞科夫说:“如果没有威信,也就是说,师生之间没有正确的相互关系,就缺少了有效地进行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有威信的教师,可以轻轻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能使乱哄哄的课堂刹那间安静下来;威信不高的教师,即使大声训斥也不能使学生信服和听从。赫尔巴特认为:“除了这种威信外,学生不会再重视任何其它的意见。”加强修养、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等,都是一个教师树立威信所必须的,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第一印象。教师在学生面前的第一堂课,一定要精心设计、精心管理,然后让这良好的第一印象持续下去。如果第一印象欠佳,会给以后的课堂管理带来较大困难,有了威望,我们的课堂管理才会事半功倍。
(6)师生的情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课堂管理的顺利进行,隔膜乃至对立的师生情绪会成为课堂管理的严重障碍。如果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建立起师生关系的肯定情感,他就会把自觉遵守课堂管理的各种规范,同时看成是维护师生间友好情感的需要。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尔逊说:“为了得到教师的爱,学生可以去做各种教师所喜爱的事,甚至去学习他最不感兴趣的科目。”
(四)课堂管理行为的五种操作方法
(1)直接指令
教师通过明确的管理指令信息,来实现以课堂教学的主动控制。这是常用而又易行的一种课堂管理方法,比如:教师要求学生“请注意黑板”,“不要随便讲话”等。直接指令的使用要适时、管用、否定的指令不宜过多,要努力做到令行禁止。
(2)间接暗示
教师运用比较隐蔽的表达方法,传达课堂管理意图,让学生在某种暗示情境中,自动遵守课堂管理要求。这种方法既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需要,又能做到对学生严格要求。比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说:“好,现在同学们都在认真看书,有的还动笔圈点,已经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这样,那些本来认真看书的更加认真,一些不怎么认真的也自动端正了态度。运用间接暗示必须洞察课堂情境,特别是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力求准确而巧妙,淡化管理“痕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课堂管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