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扬帆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孔孟教学设计

孔孟教学设计

浏览次数: 314次| 发布日期:09-07 18:57:00 | 高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选修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yf1234.com 孔孟教学设计,
    2.“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从这个话里怎么见出“性恶来自先天”? 
    提示: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就是认为人的修养是用理智不断克服性恶的过程,也就是认为恶是人的本性,是天生的。 
    3.“针对这些条件,孔子对当时的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表因果关系,用“针对”一词是否恰当? 
    提示:不恰当。“针对”一词不表原因,而上文内容也并不是什么“条件”。应改为“因此”。 
    4.“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一句是什么意思? 
    提示:当时社会还相当宁静,整个社会心态都比较闲雅,孔子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心态。 
    5.为什么说“全民为什伍”是以一种军事组织的原则加之全民? 
    提示:“什伍”是户籍编制,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联相保。“什伍”又是古代军事编制,五人为伍,十人为什。所以说是以一种军事组织的原则加之全民。 
    6.为什么说孟子的性善论带着一种强迫性的推论? 
    提示:由性善论这个前提推论到对人的道德要求,不过是要求保持天性,回复天性而已,很容易做到而做不到,就可以斥之为“失其本心”,所以带有强迫性。 
    7.何谓“低水平平等思想”? 
    提示:低水准是指生活水平低。如“乐岁终身饱”,但求吃饱肚子而已。 
    8.“可是今日我们读《孟子》和《四书》全部,却不能一体视之为政治哲学,一定也要考究他们的历史背景,有时也要和孟子自己所说的一样,‘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提示:《孟子》和《四书》全部都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并不是句句话都适用于任何历史条件。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和政治理论的概念体系,包括《孟子》在内的《四书》含有政治哲学的成分,但是不能一体视之为政治哲学。如果不考究其历史背景,一概奉为经典,是要犯错误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9. 学习了本文,你认为应该怎样来研究古代文化现象? 
    提示:(1.善于同中求异。(2.要进行历史的考察,探究其精神实质。(3.研究历史文化现象,要掌握大量的历史资料,并以之为依据。 
    七. 完成课后练习。 
    八. 教学后记:
    《孔孟》能力训练
    一、基础选择题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论(lún)语 曾皙(zhé) 饿殍(piǎo)
    B.赢 (léi)老 沟壑( hè) 乘桴(f ú)
    C.嗜(shì)杀 草营(jiān) 耕耘(yún)
    D.规矩(jǔ) 热忱(chén) 谲(jué)诈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与这种态度绝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
    B.孔子虽不值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上往来,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
    C.战国七雄,已经准备长期的大撕杀。
    D.实际上它占《四书》一半以上的篇幅,既为各朝的经筵讲解之用,也为科举取士的标准。
    3.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你等一下。”他对我说:“我想想再答复你。”
    B.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孔孟教学设计

《孔孟教学设计》相关文章: